白芥子,别名辣菜子,是一种较常用中药,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接下来一起看看以下相关介绍吧!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1、《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口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2、陶弘景: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
3、孙思邀: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每日温酒吞下七粒。
4、《医学入门》: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又治扑损瘀血。
5、《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6、《现代实用中药》: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
7、《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
8、《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介绍白芥子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2~5克,煎服,外用适量,研磨调敷。
1、止咳平喘
白芥子6克,紫苏、莱菔子各8克。将上述药材捣碎,用纱布包好,水煎去渣,取汁,经常饮用。
2、降气化痰、温中止咳
白芥子、紫苏、莱菔子各50克,白芥子、紫苏、莱菔子洗净后用干净的白纱布包好,压碎,水煎取汁;冰糖加水适量化成糖汁,把药汁和糖汁合并,用大火隔水蒸2小时,装瓶备用。每日两次,每次半茶匙,饭后服用。
3、关节疼痛
白芥子50克,白芥子研成细末,用少量开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敷贴于痛处。3小时后取下,每隔3天贴1次。
白芥子禁忌
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
不宜过多食用。
以上就是关于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