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药羊蹄的功效与作用 羊蹄的配伍药方

2019-01-27 23:22:42浏览:8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中药羊蹄是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根,也叫土大黄、牛舌头、野菠菜、牛蹄、东方宿等,既可外用,也可内服。那么中药羊蹄

  中药羊蹄是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根,也叫土大黄、牛舌头、野菠菜、牛蹄、东方宿等,既可外用,也可内服。那么中药羊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羊蹄

  多年生草本。根粗大黄色,茎直立,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长椭圆形,先端钝,基部圆或带楔形,边缘呈波状;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总状花序顶生,每节花簇略下垂;花被6,淡绿色,外轮3片展开,内轮3片呈果被;果被广卵形,有明显的网纹,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其表面有细网纹,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雄蕊6,呈3对;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头细裂。瘦果三角形,先端尖,角棱锐利,褐色,光亮。有3片增大的果被包覆。花期4月,果熟期5月。

  8~9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鲜用。

  中药羊蹄的功效与作用

  药材性状】长圆锥形,长6~18厘米,直径0.8~1.8厘米,根头部有茎基残余及支根痕。根部表面棕黄色或黄棕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样疤痕。质硬,易折断,折断面黄灰色,颗粒性。有特殊香气,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有小毒。归心经、肝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通便、利水、止血、杀虫。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临床应用】煎汤内服,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捣敷,磨汁涂,或煎水洗。用治大便燥结、淋浊、黄疸、吐血、肠风、功能性子官出血、疥癣、痈肿、跌打损伤等。

  【药理研究】

  具有止血作用;本品酊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急性单核细胞型及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有抑制作用;尚可抑制睾酮-5α-还原酶;并有轻度导泻作用。

  因含有与大黄类似成分,抑菌消炎作用较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品对白血病的疗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地区用治急性白血病皆有一定疗效;此外,还有抗氧化性。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酸模素等成分。

  羊蹄的配伍药方

  ①治热郁吐血:羊蹄根和麦门冬煎汤饮,或熬膏、炼蜜收,白汤调服数匙。(《本草汇言》)

  ②治肠风下血:羊蹄根(洗切)、连皮老姜各半盏。同炒赤,以无灰酒淬之,碗盖少顷,去滓。任意饮。(《永类钤方》)

  ③治跌打损伤:鲜羊蹄根适量,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④治湿热黄疸:羊蹄根15克,五加皮15克。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大便卒涩结不通:羊蹄根(锉)30克。以水一大盏,煎取六分,去滓,温顿服之。(《圣惠方》)

  ⑥治产后风秘:羊蹄根锉研,绞取二三匙,水半盏,煎一二沸。温服。(《本草衍义》)

  ⑦治头风白屑:羊蹄根曝干,捣罗为末。以羊胆汁调,揩涂头上。(《圣惠方》)

  ⑧治癣:羊蹄根30克,石黄6克,雄黄6克,枯矾6克,臭菊花6克,花椒3克,共为末,真菜油调搽,或素烛油亦可。(《滇南本草》)

  以上就是关于中药羊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羊蹄的配伍药方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您。

  推荐阅读: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山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半边莲图片详情 半边莲资料大全

上一篇:

大枫子的作用有哪些 大枫子功效作用详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