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药知母的作用详情 中药知母资料大全

2019-01-27 23:23:33浏览:52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那么中药知母

  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那么中药知母的作用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知母

  【入药部位】该品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中药知母的作用

  1.清热泻火:用于热病高热烦渴,常辅佐石膏同用。

  2.润肺泻火:用于肺热咳嗽,常与贝母同用。

  3.滋阴退蒸:用于慢性病阴亏火旺、骨蒸潮热及热病后期阴虚低热,常与黄柏相须为用。

  4.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口渴,多与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应用。

  5.泻肺滋肾:治阴虚火盛、骨蒸劳热、盗汗、心烦、咳血等证,多与黄柏同用,如知柏地黄丸。

  【配伍应用】

  1.配贝母:知母苦寒,质软性润,上清肺经,下泻肾火,兼清胃热;贝母苦寒,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二者俗称“二母”,配伍应用,可育阴润肺,止咳化痰,对水亏火旺之干咳无痰或少痰用之为宜。一般多用川贝母。

  2.配黄柏:知母多用盐水炒以下行人肾,滋阴降火偏用于肾经虚热、骨蒸、消渴;黄柏入肾清热,偏用于肾经湿热、淋浊、膝软。黄柏清下焦有形湿热,知母泻下焦无根之火。二药合用,可增强其清泄相火、退热除蒸之效。《本草纲目》日:“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3.配草果:知母性寒,能泻阳明独胜之热;草果辛温,燥脾祛湿,芳香辟秽。二药合用,寒热并施,能调理脾胃,清热透邪。

  4.配石膏:生石膏辛甘大寒,质重浊,其性走而不守,善清胃家实热,为邪热进入阳明气分之要药,偏于清;知母苦寒质润多液,偏于滋。二者合用,一清一滋,有清热保津之效。

  5.配栀子:栀子善能泻火清热除烦;知母苦寒而不燥,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二药配用,清热除烦,治心肺俱热、烦躁口渴、舌赤不眠。故云“知母得山栀则降火。”

  以上就是关于中药知母的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藕粉的作用与功效 吃藕粉的好处

上一篇:

豨莶草的功效与作用 豨莶草资料大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