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白蔹资料大全

2019-01-27 23:31:07浏览:36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白蔹,中药名。又名山地瓜、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等,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

  白蔹,中药名。又名山地瓜、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等,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白蔹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白蔹

  【入药部位】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主治】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疬,烧烫伤。

  【相关配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成极细。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白蔹、白芨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需而行。”

  2.《本经逢原》:“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本经》治目赤惊痫温疟,非取其解热毒之力欤?治阴肿带下,非取其去湿热之力欤?《金匮》薯蓣丸用之,专取其辛凉散结以解风气百疾之蕴蓄也。世医仅知痈肿解毒之用,陋哉。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同白及治金疮失血,同甘草解狼毒之毒,其辛散之功可知。”

  3.《本草图经》:“治风,金疮。”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外科炎症

  将白蔹块根去皮研末,取3两(用量根据炎症面积加减)以沸水搅拌成团后,加75~95%酒精调成稠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以愈为度。对于疖、痈、蜂窝织炎、淋巴结炎、各种炎性肿块等急性感染的初期,有显著疗效。

  2、治疗扭挫伤

  取见肿消2个,食盐适量,捣烂如泥外敷。共治80例,66例有效。有的经治4天就肿消痛减而愈。

  3、抑制作用

  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15的浓度对共心性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根醇提物醋酸乙酸酯可溶部分,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00mg/kg显著抑制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活性的升高。

  4、辅助镇痛作用

  白蔹煎剂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显著增强黑附片和炙川乌的镇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乌和炙草乌时对离体蛙心的收缩作用。

  5、抗癌作用

  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细胞培养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

  6、抑菌作用

  白蔹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并有很强的抗真菌效果。所含多种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肝毒素作用及很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以上就是关于白蔹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汇仁肾宝片的功效与作用 肾宝片的禁忌人群

上一篇:

中药威灵仙资料大全 威灵仙有什么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