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根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3米。支根数条或数十条,细长,外皮黄赤色。茎方形,有4棱,棱上有倒生刺。那么茜草根的用处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茜草根的作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鲜茜草6钱(干3钱)、橙皮6钱,加水200毫升,煎成1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或将茜草、橙皮煎汁浓缩压片,每片0.6克(含生药茜草,橙皮各0.5克)。日服3次,每次10~1.5片。皆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3例,一疗程后显效率为40.7%;两疗程后显效率为69.1%。
据观察,喘息型疗效略优于单纯型;不吸烟者疗效较高;男性显效率高于女性;年龄小、病程短,病情轻声疗效均较好。
茜草的止咳作用较强,祛痰、平喘次之,并有一定的消炎作用;服药后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多数减少或消失。
半年后随访1次,显效以上为36.6%,复发率为46.5%。
1年后第2次随访,显效以上仍为33.3%,复发率为65.2%。
服药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
功能主治
①《本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
②《别录》: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
主痹及热中,伤跌折。
③《药性论》:治六极伤心肺,吐血,泻血。
④《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带下,产后血晕,乳结,月经不止,肠风痔瘘,排脓;治疮疖,泄精,尿血,扑损瘀血。
⑤《伤寒类要》:治心瘅、烦心,心中热。
⑥《珍珠囊》:去诸死血。
⑦《纲目》: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
⑧杜文燮《药鉴》:功专活血,治跌扑痈毒,症瘕,经闭,便血,崩中带下,痔漏,风痹,臌胀,黄疸,虫伤。
⑨《纲目拾遗》;《葛祖方》治疯气痛,通经下胎,黄疸,瘕痞,蛇伤。
⑩《本草撮要》:疗霉毒。
⑪《现代实用中药》:有强壮作用。适用于小儿及孕妇软骨病。
药物选方
①治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
②治吐血后虚热躁渴及解毒:茜草(锉)、雄黑豆(去皮)、甘草(炙,锉)各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井华水和丸加弹子大。每服一丸,温热水化下,不拘时服。(《圣济总录》茜草丸)
③治吐血:鸡血藤膏10克,三七5克,茜根7.5克。煎服。(《医门补要》)
④治衄血无时:茜草根、艾叶各50克,乌梅肉(焙干)25克。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本事方》茜梅丸)
⑤治妇女经水不通:茜草50克。黄酒煎,空心服。(《经验广集》)
⑥治风湿痛,关节炎:鲜茜草根200克,白酒500克。将茜草根洗净捣烂,浸入酒内一周,取酒炖温,空腹饮。第一次要饮到八成醉,然后睡觉,覆被取汗,每天一次。服药后七天不能下水。(《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⑦治荨麻疹:茜草根25克,阴地蕨15克。水煎,加黄酒100克冲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⑧预防疮疹:服茜根汁。治时行瘟毒,疮痘正发:煎茜草根汁,入酒饮之。(《奇效良方》)
⑨治疔疮:地苏木,阴干为末,重者40克,轻者25克,好酒煎服;如放黄者,冲酒服:渣罨疔上。(《纲目拾遗》)
以上就是关于茜草根的用处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