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祛风湿的中药有哪些 祛风湿的中药推荐

2019-01-27 23:36:25浏览:4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祛风除湿,祛风法之一。是用祛风湿药治疗风湿之邪留滞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方法。常用羌活、独活

  祛风除湿,祛风法之一。是用祛风湿药治疗风湿之邪留滞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方法。常用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等药。那么祛风湿的中药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祛风湿的中药有哪些?

  一、 风寒湿痹

  症状: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展伸不利,恶风畏寒,得热痛减,遇冷痛增。舌苔薄白或白腻。风寒湿痹又有行痹、痛痹及着痹之分。行痹以感受风邪为主,肢体关节多呈窜痛,痛处游走不定;痛痹以感受寒邪为主,肢体关节痛剧,痛有定处,喜热怕冷;着痹以感受湿邪为主,肢体关节肿胀,痛处固定,肌肤麻木、沉重。

  治则:散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中成药:风寒湿痹冲剂、风湿关节炎片、追风透骨丸、疏风定痛丸、小活络丹、宝光风湿液、风湿骨痛丸、祖师麻片、麝香风湿片、老鹳草膏、史国公药酒、冯了性药酒、骨刺消痛液、护骨酒、木瓜酒。

  外用药:骨友灵擦剂、麝香壮骨膏、天麻追风膏、狗皮膏。

  二、 风湿热痹

  症状:肌肉筋骨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甚者痛不可及,得冷稍舒,或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等全身表现,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

  治则:清热、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中成药:湿热痹冲剂、二妙丸、四妙丸、痹隆清安片等。

  三、 其他证型

  症状一:若病人肌肉筋骨关节肿痛,而无局部冷热与皮色异常,亦无喜暖或怕冷等全身症状,则多属感受风湿之邪。

  治则:以散风除湿为主。

  中成药:散风活络丸、舒筋活血片、活络丹、天麻丸、风湿关节炎片、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片、正清风痛宁等,并可外用追风膏、伤湿止痛膏。

  症状二:若病人肌肉筋骨关节肿痛,怕冷亦怕热,关节局部喜暖亦喜凉,多为寒热错杂淤血阻络。

  治则:散寒清热、通经活络。

  中成药:通络开痹片。

  症状三:若风寒湿痹病人兼有气血两虚,可见面色萎黄、乏力气短、自汗心悸、食少便溏。

  治则:益气养血。

  中成药:大活络丹、活血通脉片等。

  症状四:若风寒湿痹病人兼有肝肾亏虚,可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健忘尿频、关节强直畸形或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遗精;偏阴虚者,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盗汗;偏阳虚者,形寒肢冷。

  治则:补养肝肾、强壮筋骨。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益肾蠲痹丸、壮骨关节炎丸等

  注意事项

  ⒈忌寒凉及油腻食物。

  ⒉久置出现少量沉淀,服时摇匀;该品宜饭后服用。

  ⒊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它泻火及滋补性中药。

  ⒋热痹者不适用,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如灼、痛处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唇燥。

  ⒌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⒍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⒎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⒏对该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⒐该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祛风湿的中药有哪些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雪莲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上一篇:

解析乌鸡白凤丸的功效与作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