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Faeces Trogopterori)又名药本、寒号虫粪、灵脂等分为灵脂米、灵脂块(血灵脂、糖灵脂)两种。灵脂米即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灵脂块是其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夹以少量砂石干燥凝结而成。那么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主要品类
五灵脂始载于《开宝本草》,云:“出北地。此是寒号虫粪也。”《嘉祐本草》曰:“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本草图经》曰:“今淮河东州郡有之。云是寒号虫粪,色黑如铁,采无时。”《纲目》谓:“五台诸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自鸣若曰:风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如鸟雏,忍寒而号曰:得过且过。其深恒集一处,气甚臊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从以上所述古人对五灵脂原动物形态的描述来看,完全与鼯鼠类动物吻合,特别是“四足,有肉翅(即前后肢间的皮膜),不能远飞”等特征,更证明为鼯鼠无疑。从药物性状记述:“其屎恒集一处,其气臊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同现代所用的五灵脂亦完全相符。所说粒大如豆即现谓之“灵脂米”,加糊、粘块如糖者,也即现谓之“糖灵脂”。再从产地看:古之河东州郡,五台诸山,均系现今河北、山西一带。这正是现今五灵脂之主要产地。根据古代文献记述及我国鼯鼠类动物之地理分布,在山西一带,为复齿鼯鼠和小鼯鼠,而主要是复齿鼯鼠,因此可知,古人所用的五灵脂原动物与现代一致。
生药材分类
① 灵脂块,系由许多粪粒凝结而成,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柱形,其表面常碎裂,呈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较易破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地看出粪粒的形状,有时呈纤维性。气腥臭,味苦。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佳。
② 灵脂米,呈长椭圆形圆柱状,两端钝圆,长5~15毫米,直径3~6毫米。表面黑棕色,较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浅色的斑点,有的具有光泽。体轻而松,易折断,断面黄色,黄绿色或黑棕色,呈纤维性。气微弱,味微苦咸。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内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品质较灵脂块为差。显微鉴定:粉末:黄褐色。滴加50%硫酸,放置10min以上,可见团块(粪粒)中析出众多小颗粒状结晶,逐渐形成针簇状或长方形片状结晶。此外,常可见管胞、纤维、表皮、花粉粒等植物组织碎片。
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儿枕痛
取五灵脂置锅内加热,随炒随加米醋拌匀,待嗅到药味后,取出研细末。每服2钱,黄酒送下,每日3次。通
常服1天痛减,2天痊愈。
治疗毒蛇咬伤
取五灵脂2份,雄黄1份,共研细末,每次用黄酒冲服2钱(不善饮酒者可用茶调服),同时外敷创口,每日3次。再配合内服食醋、扩创、吸毒等法。如有高热、咽干痛、谵妄、狂躁等症,是蛇毒内陷所致,除加重药物用量外,再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治疗10例,皆愈。
经典附方
1.治产后恶露不快,腰痛,少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又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调,黄瘦不食;亦疗心痛五灵脂水淘净,炒末100克,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膏,入真蒲黄和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以水与童子小便各半盏,煎至七分,温服,少顷再服;经闭者,酒磨服下。(《产乳集验方》紫金丸)
2.治妇人心痛血气,刺不可忍五灵脂(净好者)、蒲黄等分。为末,每服10克。用好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盏,同煎至七分,热服。(《证类本草》引《经效方》失笑散)
3.治产妇血晕昏迷,上冲闷绝,不知人事五灵脂100克,一半炒熟,一半生用,捣罗为散。每服10克,温熟水调下;如口噤者,以物斡开口灌之。(《本草图经》独胜散)
以上就是关于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