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中药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罂粟壳
别名:御米壳、粟壳。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其种子、嫩苗亦供药用。均有栽培。
产地:原产欧洲南部及亚洲地区,现国内有种植。
主要成分:壳含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罂粟碱及罂粟壳碱,生物碱等。
药材性状: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直径1.5~5厘米,长3~7厘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无割痕或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体轻,质脆,气微清香,味微苦。
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图片来源:山村网)
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
1、罂粟壳含吗啡、那可汀、可待因,故有镇静及镇痛作用。
2、能降低咳嗽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故有镇咳作用。
此外,罂粟壳还能抑制肠管蠕动而止泄泻。
炮制:切丝,蜜制。
性味:酸、平。
归经:入肺、肾、大肠经。
功能:敛肺止咳、涩肠、定痛。
主治:久咳、久泻、脱肛、便血、滑精。
推荐阅读: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功效与作用
罂粟壳有什么作用 盘点罂粟壳的功效作用
罂粟壳火锅是什么 罂粟壳火锅的害处
多家餐企食品含罂粟壳成分 细数罂粟壳危害
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临床应用:
罂粟壳味酸涩,入肺、肾、大肠经。功专收敛,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故可治肺虚久嗽,或久泻久痢之症。
1、治肺气不收,久咳不止,常与乌梅等配伍,如小百劳丸。
2、治久泻久痢,可单用,或与木香、黄连等配伍同用。
此外,罂粟壳止痛功效亦很显著,对胃脘疼痛,疗效尤佳。由于性极收敛,为治标之药,故泻痢或咳嗽初起者忌服。
使用注意:(《得配本草》):“初起痢疾或咳嗽忌用。”
用量:2.4~6g,或入丸、散。
处方举例:
1、小百劳丸(《宣明论方》):治劳伤喘嗽不止,自汗者,罂粟壳不拘多少,炒为末,每服6g,如乌梅同煎,温服,食后有汗,加小麦30g,同煎温服。
2、罂粟散(《普济方》):治小儿新久吐泻,不思乳食或成白痢;罂粟壳30g(炒),诃子30,缩砂仁6g,制甘草6g,上为末,三岁服1.5g,米饮食前服。
大家已经了解了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如果使用不当,罂粟壳对健康还是有负面影响的,那么,罂粟壳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罂粟壳中的生物碱虽然含量较少,对吸毒者不起作用,但对于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毒品并对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来说,其“效用”不可低估。如果长期食用含有毒品的食物,就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罂粟壳对人体肝脏、心脏有一定的毒害,它能使人体产生快感,处于一种特殊的愉悦状态,并逐渐产生依赖性进而成瘾。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招揽回头客,食客吃了这种食品,开始是“吃了还想吃”,“一吃忘不了” ,产生依赖性后,“不吃也得吃”。
由于成瘾,很多食客由此走上吸毒之路,还有很多司机食用这种食物,神智不清,很容易就会发生交通事故。有的肝病患者、孕妇及婴幼儿甚至因误食而致死。可见其对人体的毒害之深、危害之大。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中药知识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
推荐阅读: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功效与作用
罂粟壳有什么作用 盘点罂粟壳的功效作用
罂粟壳火锅是什么 罂粟壳火锅的害处
多家餐企食品含罂粟壳成分 细数罂粟壳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