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药是指是凡能补血的,主要作用于血虚证的药物。其中补血包括补心血、补肝血、健脾生血、养血调经等。那么补血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是补血中药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补血的中药有哪些
1、熟地黄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内服:用量10~30克,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2、鹿茸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咸。归肾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用量1~2克,研末冲服或入丸散,亦可浸酒。用治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研末冲服。
补血的中药有哪些 补血中药介绍(图片来源:山村网)
3、当归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煎服。用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4、黑芝麻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肝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肝肾不足、风痹、瘫痪、妇人乳少。
5、桑椹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归心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血滋阴、生津润燥。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水煎服。用治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6、白芍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头痛眩晕、胸胁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7、白首乌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6~15g,鲜品加倍;研末,每次1~3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8、阿胶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肺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烊化兑服。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以上就是关于补血的中药有哪些,补血中药介绍的详细信息,希望能帮助到您。
推荐阅读:
盘点补肾壮阳的中药 十大壮阳补肾中药推荐
壮阳的中药有哪些 壮阳中药配方
壮阳药排行榜10强 口碑最好的壮阳药
解析壮阳药有哪些 什么壮阳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