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止痒药是一种药品,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具有解毒杀虫、消肿定痛等功效,主要适用于疥廯、湿疹、痈疮疔毒、麻风、梅毒、毒蛇咬伤等病证。那么可以杀虫止痒的中药有哪些呢?下面是杀虫止痒药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可以杀虫止痒的中药有哪些
1、硫黄
【性味归经】性温,味酸,有毒。归肾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解毒、杀虫、疗疮、助阳通便。外用属杀虫止痒药,内服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内服1.5~3克,炮制后人丸、散。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治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2、雄黄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有毒。归肝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用量0.05~0.1克,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患处。用治痈肿疗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可以杀虫止痒的中药有哪些 杀虫止痒药介绍(图片来源:山村网)
3、蜂房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胃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攻毒、杀虫、止痛。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用量3~5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或煎水漱洗患处。用治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
4、皂角刺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消肿托毒、排脓、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用治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痈疽肿毒,脓未成者常与穿山甲同用。痈肿初起常加配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类的中药,如金银花、甘草、乳香、没药等;若体虚脓成难溃者,配黄芪、当归托毒排脓,促其溃破。或单用与老母鸡同煮食。另治产妇乳汁停滞,配柴胡、白芷、漏芦、王不留行以通乳消肿。加米醋熬浓汁可外涂治顽癣。
5、木槿皮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苦。归大肠经、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外用:适量,洒浸搽擦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3~9克。主治湿热泻痢,肠风泻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皮肤疥癣,阴囊湿疹。
6、土荆皮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杀虫、止痒。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用于疥癣疹痒、顽癣。
7、土荆芥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苦、辛。归肺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9克,鲜品15~24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主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8、蛇床子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属杀虫止痒药,也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调敷。用治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9、南瓜子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杀虫,下乳,利水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0~60克;研末或制成乳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主治绦虫、蛔虫、血吸虫、钩虫、蛲虫病,产后缺乳,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
10、大风子
【性味归经】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脾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燥湿、攻毒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用量0.3~1克,煎服,多入丸散,生用刺激性大;炒炭存性外用或制成大风子霜内服,可减轻毒副反应,但其作用亦相应缓慢。用治麻风病、癞疾、皮肤疥癣、恶疮、梅毒。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又治杨梅恶疮(《岭南卫生方》)。临床主要用治瘤型麻风病。大风子油及其衍生物有刺激性,有一定毒副作用。主要有抑菌作用,尤以大风子油的脂肪酸钠盐抑菌作用较强。
11、雷公藤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辛,有大毒。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消炎、解毒。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去皮根木质部分15~25克;带皮根10~12克;均需文火煎1~2小时。外用:适量,研粉或捣烂涂擦。用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麻风反应,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
12、狼毒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归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散结,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外用:适量,研粉或制成软膏,搽、敷。内服:煎汤,炮制后用1~2.4克,或入丸、散。外用于淋巴结结核、皮癣,灭蛆。
13、相思子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大肠经、胃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催吐、杀虫、消肿。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外用,不宜内服,以防中毒。外用捣烂涂敷患处。用治疥疮、顽癣、痈肿。
14、石蒜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有毒。归经暂无。
【功效与作用】消肿、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一般外用,内服用量1~3克。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
15、博落回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有毒。归心经、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消肿解毒,杀虫止痒。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本品有毒,不作内服。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用于疔毒脓肿、慢性溃疡、烫伤、蜂虫叮咬、顽癣。
16、白鹤灵芝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清肺止咳、利湿止痒。属杀虫止痒药,具抗真菌、病毒作用。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煎汤服。外用适量,鲜叶配75%酒精共捣烂,水洗患处。用治肺结核早期。外用治体癣、湿疹。
以上就是关于可以杀虫止痒的中药有哪些,杀虫止痒药介绍的详细信息,希望您能够喜欢。
推荐阅读:
中药功效分类大全 中药按药物功能分类
化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化瘀止血药介绍
清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清虚热药介绍
中药大全 中药功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