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致双腿残疾,虽不需拄拐行走,但双腿无力,步履蹒跚。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好动,我总设法拖着残腿跟着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那时,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浅浅的河水清澈见底。夏天到了,小伙伴们都到小河里洗澡嬉闹。刚开始的几天,我独自一人站在河边树荫下为大家看鞋子。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站在树下,不知谁一把将我推进河里。我被河水呛了一口,赶紧抬起头,呼了一口气,回头向岸上看去,小胖咧着掉了门牙的嘴朝我笑。我正气得想骂他,小胖笑着说:“哈哈,我就故意推你,想让你掉到河里,跟我们一起玩。”我站在小河里,发现河水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索性就与小伙伴一起玩了起来。就这样,小河成了我夏日的乐园,我也从最初的玩水到学会了狗刨式的游泳。
1985年,我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却因残疾被拒之门外。正当我沉浸在失学的痛苦中,在市民政局工作的邻居知道我会游泳,便邀请我参加市首次伤残人运动会的游泳比赛。这次比赛我没有拿到名次,因为我的游泳动作既不规范,又无技巧。后来我找到市体校的游泳教练,学习了规范的游泳姿势和技巧,每天都去游泳馆练习,成绩提高很快。1990年我参加了全国伤残人田径游泳锦标赛,并取得S8级自由泳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我又参加了多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了很多荣誉。
游泳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还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在赛场上,那种向生命潜能挑战的勇气,向自我超越冲刺的斗志,让我更加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让我加深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