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的症状是什么?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医学研究证实,微循环瘀阻,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也是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又有“久病必有瘀”的说法。那么,气滞血瘀怎么回事?
一、气滞血瘀怎么回事
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近代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
二、气滞血瘀的症状是什么
偏重于气滞:胸闷喜叹息,两胁、胃、腹胀痛,嗳气,咽部如有异物梗阻,性格内向,忧郁寡欢,心胸狭窄,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乳房、小腹胀痛,舌色暗,脉弦等
偏重于血瘀:口唇爪甲紫暗,皮肤青紫斑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面部色素沉着,眼圈黑,黄褐斑、女性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或闭经,舌紫暗或有青紫斑点,舌下静脉郁血,脉涩等。
实验检查参考:微血管扭曲、淤阻、局部组织缺血或出血,血粘度增高,静脉压力增高,局部有充血、出血、水肿、粘连等变化,B超、X线等影象检查,局部密度增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
1、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2、脸色苍白或比较黯淡;
3、经常性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
4、出现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
5、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足逆冷或发热;
6、女性经前或行经时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逐渐增多,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痛感减少或消失,伴有经前胸肋胀痛;
7、男性少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或有瘀点;
8、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细。
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不同类型不同表现,那么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有哪些?气滞血瘀型痛经常会伴有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月经干净后疼痛消失,伴胸胁、乳房胀痛,痛甚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舌质紫暗,有瘀点瘀班,苔薄白,脉弦或弦滑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