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哪些原因引起血小板分布宽

2019-01-28 12:33:58浏览:74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怎么回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表示。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正常范围:

  0.155~0.18(15.5%~18.0%)

  检查介绍: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比容变异的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若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血小板比容均一性。

  临床意义:

  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多,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个体间相差悬殊;

  血小板分布宽度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PDW增大:见于急性肺淋巴细胞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血小板高了容易引起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分布宽度低是没关系的.说明血小板大小比较均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看不出来的.有可能是慢性感染所致,但也不排除严重的血液病,需要进一步检查

  哪些原因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 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病毒性感冒的症状

上一篇:

哪些情况不能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注意事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