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药食同源”?
在上古时代,食物与药物是分不开的。当时人们处于一种以觅食为生的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食物既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药用。这类食物不但能补养身体,填腹充饥,还能医治一些简单的病症。也有一些能治病的中药,同时具有食养作用,至今仍被视为药食兼用之品。这就是“药食同源”的缘故。
四气五味和归经的含义
四气五味是中医研究药物药性的一套理论。它通过对药物寒、热、温、凉的药性和酸,甘、辛、苦、咸的药味,来分析药物的作用特性。后世又发展了药物归经学说,丰富了中医的药学理论。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食物也是个药物,它不仅与药物一样,来源于大自然,同时很多食物也具有四气五味的特性。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治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大黄能清热、降火、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大多属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小茴香能暖中散寒。
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疾病的治疗。温热药多具有温和、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的治疗。有些平性药物只是药性比较缓和,但也具有偏寒或偏热之性,因此也属于四气之内,如某些补药、理气药、利尿药等。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
辛味药能发散、能行气血,适用于表症和气滞血瘀等症。甘味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或和缓,拘紧疼痛等症。酸味能收敛固涩,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症。苦味能清泄燥湿,适用于热症和湿症。咸能软坚、散结、润下,适用于小便不利等症。
归经
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脉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归入肺经;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是观察疗效后总结出来的。一种药物而归入二经或数经的,说明它的治疗范围较大,例加杏仁人入肺、大肠,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大肠的大便燥结。
食疗药膳的应用原则
食疗药膳具有丰富的饮食、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可滥用。
应正确对待食疗与药物的关系。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食疗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食物疗法不能代替药物疗法,但是食疗在保健、养生、康复中却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
食疗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食疗,对症立方用膳。但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保健、补养却有一些相同的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应注意有针对性地辨证施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