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
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基本概述
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患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因为有时会肿的比较严重而趋于“猪头”,所以人们也有叫这种症状为"猪头肥"的习惯。
一旦患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腮腺炎俗名又称撑耳环、猪头腮等。
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病症分类
腮腺炎分为堵塞性和传染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织的炎症
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腮腺炎
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相似,但没有化脓倾向。
临床诊断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近年来应用凝胶溶血试验(gel hemolysis test),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2)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如条件许可,宜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仅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3)血凝抑制试验:受病毒感染的鸡胚,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鸡的红细胞凝集,腮腺炎患者的恢复期血清有强大抑制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如两次测定效价相差4倍以上,即属阳性。
4、病毒分离
早期病例,唾液、尿、血、脑脊液以及脑、甲状腺等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手续较繁,目前无条件普遍开展。
5、尿常规检查
尿肾脏受累时尿中可出现蛋白尿,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的尿的改变。
6、心电图检查
合并心肌炎时心电图示:心律不齐、T波低平、ST段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