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今天和大家说一下这个哮喘冬病夏治,一起来看看吧。
哮喘冬病夏治
秋冬是哮喘发作较多的季节。以前每到这个时候,李婆婆这个哮喘老病号就会急忙求医问药;但当气候转暖,盛夏来临,病情好转,她便忽视求医,中断治疗,以致到了冬天,又饱受哮喘的折磨。如此循环往复,甚为恼人。其实,李婆婆不知道冬病也应夏治,如果她能在夏天采取措施,就可能预防或减轻哮喘在秋冬季的复发。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以及在其他季节,受凉后容易发作或使病情反复的疾病,如慢性单纯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风湿病等,均属于“冬病”范畴。夏天,当上述疾病处于缓解期或相对稳定阶段,经过中医辨证,采用适当的防治方法,预防旧病复发,减轻“冬病”发作时的症状,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
哮喘冬病夏治方法
◆药物疗法
主要有内服法和外治法。
内服法由于患者体质、病程、病情轻重、阴阳偏盛偏衰的个体差异及脏腑失和的不同类型,“冬病”患者缓解期多表现为肺气虚弱、肺脾两虚、肺肾气虚、脾肾阳虚、气虚痰阻、痰阻血淤等多种类型,因此内服药物必须辨证选药,主要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扶正祛邪,多以补肺健脾、健脾益肾、温肾壮阳、化痰活血、温经通络为治则,可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如补肺汤、生脉散、二陈汤、六君子汤等,也可选用中成药,如玉屏风散、生脉饮、金匮肾气丸、冬虫夏草制剂等。笔者所在医院的“肺康冲剂”适合于属气虚痰阻血淤的患者。
外治法包括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离子穴位导入、中药穴位注射。均需选用助阳祛邪、温经通络的药物,应用不同的方法,使药物经体表穴位进入体内,穴位的选择多为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膈俞、大椎等,每次可选3~4组穴位。中药穴位贴敷法,是将药物加生姜汁调成膏状,使用专用皮肤贴剂,将药物贴敷在相应的体表穴位上;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法,是将药物浓煎成汁,应用专用的中频离子导入治疗仪,使药物经体表穴位进入体内;中药穴位注射,是将药物加工为针剂,应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体表穴位。
◆非药物疗法
主要是针灸、拔罐、理疗,遵循经络学说,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在以上诸法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因其有方法简便、安全无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的优势,近年来倍受患者青睐,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中医内病外治疗法。
应该指出的是,无论那种治疗方法,均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冬病夏治哮喘除了药物外敷治疗,还有针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饮食疗法等。针灸疗法取患者膻中、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三伏时节隔日1次,共15次。拔罐疗法取膻中和双侧膏肓、肺俞、脾俞、肾俞等穴,每次拔罐5~10分钟,隔日1次,共15次。推拿疗法使用捏脊手法,由尾椎两旁开始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两旁,每次捏脊10遍,每日1次,连续30日。以上方法对哮喘的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适应能力选用。
哮喘夏季注意事项
在炎热的夏季,多数家庭都会启用空调机制冷,室内外温差加大。当人们大汗淋漓地从室外进入室内时,顿时觉得凉爽畅快。但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就犹如从夏季突然转入深秋季节,上呼吸道受到冷空气的突袭后,原本就处于高反应状态下的气管、支气管就会反射性地痉挛,引起咳嗽、气喘。同时,空调器内存积的病毒和灰尘也可能诱发哮喘,尤其是对尘螨过敏的孩子更容易发病。
此外,赤日炎炎,患有哮喘病的孩子会忍不住进食冷饮或冰镇饮料,这也是一种会引发咳嗽、气喘的过敏刺激原。有些孩子吃了冷饮后并不会马上发病,而是延迟一段时间再发作。
哮喘患儿受冷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这种咳嗽的特点是“咳三阵”,即清晨醒来咳一阵,晚上临睡前咳一阵,到了半夜醒来还要咳一阵。轻者一阵会咳5到10声,干咳无痰,有时会咳出少许白色泡沫黏痰;重者一阵要咳数分钟或半小时。也有些孩子的症状很像“百日咳”,咳得脸红耳赤,涕泪齐流。
在夏季预防儿童哮喘,家长应该从防“冷”入手。空调机可以使用,但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摄氏度,更不要让孩子正对着空调的出风口。孩子从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地回到家里,情绪仍很兴奋,不要立刻进入空调房间,更不要打开冰箱拿起冷饮就喝,应该让孩子先用干毛巾将身上的汗水擦干,喝一些温开水,待情绪稳定后再享受空调。注意让孩子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饮。
空调房间每天都要彻底清扫,定时开窗换气。特别是家有对螨虫或灰尘过敏的孩子,家长更要注意空调和电风扇的清洗。
对患哮喘病的孩子,家长应定期带去医院随访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采取冬病夏治的伏帖疗法。
以上就是关于哮喘冬病夏治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