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是研究养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一门学科,“食疗”是不加药物,“药膳”是食物加药物,是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膳食,使苦口的药物,变成美味的佳肴。
“药膳”是在传统“食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食物与药物相结合,运用传统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制成的色、香、味、形俱佳,具有养身防病,治疗康复和益寿延年的功效。
夏季一过,不少人感觉身体发虚,想在秋天补一补。专家介绍,若无明显的病症需要药物治疗者,可以自制亦肴亦药的药膳,既满足口福,又能起到滋养身体的效果。
石斛老鸭盅
用料:石斛5克、老鸭一只、火腿片。
制法:1.石斛用开水浸泡10分钟。2.老鸭切成块,然后过沸水,将焯过水的老鸭块加入盐、生姜块、火腿片、加饭酒、水,炖20分钟,与高汤及泡好的石斛一同装入炖盅里,放进蒸箱蒸40分钟后,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益气养阴。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肢体乏力或胃阴不足引起的舌干口渴、虚热不退等症的食疗。
点评:《神农本草经》:“石斛,可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日用本草》:“老鸭,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气解水,养胃生津。”可谓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以除去暑湿的不良影响。两者煲汤清而不淡,补而不燥;具有滋阴清热、调理身体机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特别适宜夏秋季节人们进补食用。
菊香文蛤盅
用料:文蛤200克、菊花10克。
制法:1.文蛤焯水后捞出。2.菊花开水浸泡,与文蛤同放炖盅内,加火腿片、姜片及调味高汤蒸熟,加盐、味精等调味即可。
功效:疏风清热,滋阴润燥。适用于消渴、食欲不振、小便黄赤短少、水肿痞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等症的食疗。注意,蛤蜊肉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点评:本品咸平,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青龙白虎汤
用料:青果5枚,萝卜1个。
制法:萝卜切片与青果共煮30分钟,取汁代茶。
效用:清热泻火,解毒利咽,生津消食。用于秋天燥咳、咽痛。如天天服用,可预防流行性感冒。
银耳西红柿羹
用料:银耳50g(野生银耳15g),西红柿100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银耳用水泡发、洗净,然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去皮、籽,切碎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冰糖适量调味。
效用:银耳滋阴润肺,西红柿清热解毒,生津利咽,加冰糖成羹,酸甜可口,富于营养。此方对阴虚火旺之慢性扁桃体炎、干咳日久的患者有调理及治疗作用。
莱菔子粳米粥
用料:炒莱菔子10g,粳米50g。
制法:莱菔子水洗过滤、加水煮20分钟,取汁 100ml,加入粳米,再加水350ml,煮为稀粥,每日二次,温热服食。
效用:下气化痰,健脾消食,适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兼消化不良者服食。脾虚便溏者不宜。
沙参玉竹蒸鸭
用料:老鸭一只,玉竹50g,北沙参50g,姜、花椒、黄酒、盐适量。
制法:将老鸭宰杀去毛,去内脏,玉竹及北沙参拣净杂质,洗净备用。将老鸭、玉竹、北沙参同放入煲内,加清水、姜、花椒、黄酒、盐适量,用小火炖二小时即可。
特点:鸭肉香、味鲜美,微苦。效用:滋阴清热、润肠通便,适用于虚劳骨蒸,肺热久咳及大便燥结者。
益寿银耳汤
用料:干银耳15g,枸杞子15g,龙眼肉15g,冰糖150g。
制法:银耳用温水泡胀,洗净泥沙,去除黑根,用开水氽一下,再用清水浸泡、蒸熟。枸杞子洗净,置小碗内蒸熟,龙眼肉切丁。清水1500g,置火上烧沸。加入冰糖,溶化后再放入银耳、枸杞子、龙眼肉,煮沸片刻,入碗。
特点:银耳软糯,汤液酸甜适口。
效用:补肾强身、养阴润肺。对肺阴不足的燥咳,干咳,虚劳久咳,热病后的津伤口渴,肠燥便秘,虚烦不眠等症,有较好的疗效。也可作为高血压、神经衰弱,年老体衰及病后、产后身虚者的滋补膳食。
珠玉二宝粥
用料:生山药60g,生薏苡仁60g,柿饼30g。
制法:先将薏苡仁加水煮至烂熟,再将山药捣碎,柿饼切丁,继续煮片刻即成糊粥。服时可酌加白糖,早晚食之为宜。
效用:补肺健脾,甘润益阴。凡阴虚内热,午后低热,劳嗽干咳,饮食懒进,大便泄泻者,皆可辅食此粥。
归地烧羊肉
用料:羊肉500g,当归15g,生地15g,干姜10g,酱酒25g,葱 10g,姜3g,蒜3g,精盐,味精,料酒适量,植物油500g。
制法:当归、生地、干姜均切片,每种挑出外形完整美观的饮片各5g备用。剩余部分提取混合浓缩汁25ml。把羊肉切成长约5cm,宽2cm的片。旺火,油见烟时,羊肉入锅,约煸炒5~6分钟,肉变金黄色时捞出。微火,倒入煸好的羊肉块,加入清水(量以高度没过肉为宜),放进调料及混合浓缩汁,一直煨到肉烂(一般约2小时左右)。在肉烂前半小时,把当归等三种饮片放入砂锅内共煨。煨好后,再把当归等三种饮片挑出,将肉倒入汤盘内,然后把三种饮片整齐码放在盘边,作为点缀。
特点:肉烂不腻,药味较浓。
效用:益气补血,温中补虚。适用于病后贫血肾虚、产后、久病体虚患者。健康者食用可精力充沛,防病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