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会遗传吗?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其中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的患者由于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较多,故为主要传染源。那么,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会遗传吗 小儿麻痹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会遗传吗 小儿麻痹症症状有哪些1、遗传因素:小儿麻痹后遗症好发于某些家庭,其成员在相隔多年后相继发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内传播来解释,而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2、扁桃体切除:曾在近期或远期切除扁桃体的人,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危险性比具有扁桃体的人高8倍。
3、剧烈运动:在瘫痪前期,剧烈运动与疲劳均可增加瘫痪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4、年龄、性别与妊娠:男女儿童本病的发病率相等,但男孩瘫痪发生率高于女孩。成年人本病发病率以女性为高,但瘫痪发生率则相等。妊娠期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严重,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受抑制有关。
5、注射与创伤:曾经接受过注射或骨折、手术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创伤的肢体容易发生瘫痪。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有哪些?
1、前驱期小儿麻痹后遗的症状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
2、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同时小儿麻痹后遗的症状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汗等。
3、瘫痪期多于病程2~7日,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至体温正常后停止。瘫痪有以下几类:①脊髓型:最常见,呈不对称弛缓性瘫痪,多为下肢,其次上肢,颈背肌、隔肌、胁间肌亦可瘫痪,近端大肌群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感觉多不受影响。这些都是常见的小儿麻痹后遗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