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杜巍巍 通讯员柳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牵头69家三甲医院开展针对中国南方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多中心研究。研究显示,北方地区GBS轴突亚型占65%~78%,南方地区近50%的GBS患者为脱髓鞘亚型,轴突亚型仅占18%。这一结果颠覆了“轴突型为中国GBS主要亚型”的国内外共识,对指导临床医师考虑地域差异、科学制定患者预后评估量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研究负责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卢祖能教授介绍,吉兰—巴雷综合征属于神经内科疑难重症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对称性软瘫或颅神经麻痹,严重者可致瘫痪,累及自主神经的甚至导致死亡。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及电生理表现,GBS又分为轴突型、脱髓鞘型等亚型。
1991年和1995年,国际顶尖杂志《柳叶刀》及《大脑》先后发表关于中国北方的GBS临床研究,认为轴突型为中国GBS主要亚型。轴突型GBS一度被称为“中国瘫”。然而,在20余年的诊疗中,卢祖能得出的临床印象与上述分型定论有很大不同,并因此对这一传统共识产生质疑。
从2013年开始,卢祖能团队联合淮河以南14个省份的69家三甲医院,开展关于GBS的大规模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纳入1056名患者,发现我国南北GBS亚型分布具有明显不同:北方GBS轴突亚型占65%~78%,南方地区接近50%的GBS患者为脱髓鞘亚型。该差异可能与疾病谱系变化、前驱感染因素和地区差异有关。这一研究结果改变了国际上对于中国GBS的固有认知,同时提出临床医生应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干预治疗,以降低GBS的致残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