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寒养生补肾暖背

2019-02-21 22:57:46浏览:6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大自然开始天寒地冻,阳气闭藏。人体阳气也随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其自然规律,养阳护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大自然开始天寒地冻,阳气闭藏。人体阳气也随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其自然规律,养阳护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冬令进补,先做引补

  中医认为,冬天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冬令进补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并因冬天天冷,多吃些温补之物,不容易上火。

  冬季进补前,最好先做引补,即给身体先打好底子,使肠胃慢慢适应,以防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尤其是脾胃虚寒且湿重者要先健脾胃,可在进补前食用淮山芡实瘦肉汤、花生黄豆煲猪脚汤等。一般来说,引补应在大寒时进行,选用芡实炖牛肉、羊肉生姜大枣汤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做好引补,接下来就可滋补了。

  中医所说的进补是一种针对虚证的治疗方法,即补充人体不足。现代人多不缺乏营养,真正“虚”的不多,失调更为严重。而失调的调整,一年四季均可。因此冬令进补要视机体的阴阳盛衰而有的放矢,不可盲目进补,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避寒就温,保护阳气

  长江以南冬季气温比北方温和,进补应以平补为主,可适当增加鸡、鸭、鱼类。平补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应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类、扁豆、白菜、鹌鹑、牛奶等。一种是应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等,以及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枸杞子。这些食物适用于普通人保健。

  此外,南方气候湿热,舌苔是能反映湿热的指标,黄苔一般代表热,厚白苔则表示湿,此时不宜进补,而应先清热除湿,或好好运动出一身大汗。

  对于食补,应尽量利用当地、当令的特产发挥功效。食补贵在持久,一次进补量不可过大,更不应急于求成,这样才能做到进补得当,补出真正的好身体。

  大寒之时,阴气渐盛,人体就应把身体的大门关得严实点,避寒就温,以保护阳气。

  许多人单纯地认为,大寒就应穿很多些,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有的家里室温很高,其实这样不对。如果穿得太多,皮肤为了散热汗腺大开,此时出门,室内外温差大,就易外感风寒。

  对老年人来说,要尽量不长时间待在室外,切忌紧闭门窗,要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每天用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儿童,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暖背尤其重要。这是因为,背为阳中之阳,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会损伤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13招缓解冬季女性手脚冰凉问题

上一篇:

关于霜降时节养生那此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