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摸脉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自己摸脉不是很复杂,稍加练习就能掌握。每个成年人,特别是老年朋友,一旦养成摸脉这个简单的好习惯,就会从中受益良多。
自己摸脉能发现多种病
健康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在50-100次,多数在60-90次。而每一次心脏跳动,都会转化为脉搏的一次搏动。换言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就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于是,通过给自己摸脉就可以对自己心脏的跳动情况有个初步了解。
例如,休息时每分钟脉搏跳动高于100次,表明可能存在心动过速;而低于50次,则可能存在心动过缓。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到医院检查。可以说,脉搏是心脏跳动情况的晴雨表,通过摸脉能够及时发现心脏跳动的异常,即心律失常,这是一大类常见的心脏疾病。
此外,通过摸脉有时还可以知道血压的变化。比如,发现自己两侧肢体(包括双下肢)脉搏跳动的强度显著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必须排除是否存在一侧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情况。
学会摸脉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山村阅读配图)
摸脉的方法
可采用端坐位,把一侧的上臂手心向上平放到桌面上,然后把对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并排轻放到该侧手腕的拇指一侧,这时候往往稍加寻找就能触摸到自己的脉搏。如果开始不太熟悉触摸的方法,可以在触摸侧的手腕下面垫上一个小枕头,这时脉搏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如果反复触摸都摸不清自己的脉搏,这本身就提示需要到医院就诊了。
摸脉时要记录三种信息
摸脉时首先需要记录的信息就是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需要强调的是,每次数脉搏跳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其次是记录脉搏跳动的规整性,这一点往往需要在练习几次后才能找到感觉。最后一点是记录脉搏的强弱,特别是左右两侧脉搏跳动的强度是否差别很大。对自己脉搏强弱的掌握可能需要稍微长一点时间的练习,但并非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