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生病不再乱投医:内脏器官对应疼痛图走红,被封“自诊宝典”

2019-02-22 00:19:59浏览:3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引导语:2013,我们要活的健康,据某医科大学人士说,这是他们大二的必学图,对提前发现很多病症非常关键。快来和小编一起来

  引导语:2013,我们要活的健康,据某医科大学人士说,这是他们大二的必学图,对提前发现很多病症非常关键。快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网络图吧~

生病不再乱投医:内脏器官对应疼痛图走红,被封“自诊宝典”山村

  内脏疾病牵涉疼痛区彩图版

  网络红图内脏疾病牵涉疼痛区

  内脏器官在发生疾病时,往往会造成一些部位牵涉性疼痛。这幅“内脏器官疾病时的牵涉性痛区”图,以一张正面人体图形式,用不同的颜色和文字,清楚地指出不同部位疼痛可能代表的病变区域,涉及的内脏器官包括了心脏、肾、胆囊、阑尾等10余个。例如,右上肩、右上腹疼痛代表肝脏;右肩、右上腹疼痛代表胆囊;左颈部、左胸前部疼痛代表心脏等等。

  图解原理:

  牵涉性痛的发生机制一般是,发生牵涉性痛的体表部位与病变器官往往受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体表部位和病变脏器的感觉神经进入同一脊髓节段,并有密切联系,从患病内脏传来的冲动,可以扩散或影响到邻近的躯体感觉神经元,从而产生牵涉性痛。

  据说,课本上是这样的

  网友热捧称誉“自诊宝典”

  随着这张图片在网络上的热传,之后又出现了一张专家补充“升级版”的图解。不仅指出了人体正面一些部位疼痛所指代的器官,还特别标注了人体背面的疼痛区域及对应器官。

  对于这两张图,网友大呼“好直观”,甚至直接加封它为疼痛“自诊宝典”。“有时候还是有点虚,没办法只有赶紧往医院跑。”市民黄先生说,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里人都或多或少发生过不同部位疼痛的情况,因为都没有医学背景,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不过,在看过两张图片后,黄先生表示,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时,应该不会害怕了,“平时痛得稀里糊涂的,这次总算是有点开窍了。”

  专家称可用来科普不能凭它自诊(示意图)

  专家解析:此图可用来科普不能凭它自诊

  如此受到热捧的“自诊宝典”,却遭遇医学人士当头一盆冷水——请勿用于自诊。专家表示,图解的疼痛部位及对应器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比较片面,如果仅是用于市民基础医学常识,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概念科普。

  “医学诊疗不仅是当下症状,还需要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项涛举例称,例如图中标注右下腹疼痛为阑尾问题,但阑尾初期症状可能为剑突、肚脐附近疼痛,一般发病六七个小时后才会固定在右下腹周围疼痛。

  对此,项涛特别发出提醒,切不可根据图片片面地作为自我诊断的标准,甚至按图索骥用药治疗,以免误诊加重疾病。

  医生补充“升级版”

  心脏不仅表现为胸前区疼痛,还有人表现为肩膀痛,甚至可能是咽喉不适

  肺、膈不仅表现为胸膛疼痛,有人表现为背部、肩部痛,有老年人甚至放射到腹部

  肝脏主要表现为整个腹部、腰部疼痛

  胃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有人表现为背心痛

  胰腺主要表现为左上腹部,有时也牵扯到左腰部

  小肠主要表现在腹部疼痛

  卵巢主要表现在(左、右)中下腹部疼痛

  结肠主要表现在整个腹部疼痛

  肾脏主要表现在双腰疼痛

  膀胱主要表现在下腹部疼痛

  输尿管主要表现在整个腹部、腰部疼痛

  胆囊主要表现在背部、右肩膀、上腹部疼痛

  阑尾主要表现在中上腹、右下腹部疼痛

  这样的图看着有压力吧~

  编后语:看完此图后,小编真是学习了不少呢~虽然现在医学先进,但是还是希望各位网友平时能保重身体,健健康康的才是最大的福气。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子宫脱垂与气虚或肾虚有关

上一篇:

如何轻松为心脏减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