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春捂适可而止的注意事项

2019-02-22 01:00:13浏览:8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中医上推崇此时要讲究春捂,但面对这变换多端的天气,到底要捂到何时呢?怎么捂?很多人都想知道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中医上推崇此时要讲究“春捂”,但面对这变换多端的天气,到底要“捂”到何时呢?怎么“捂”?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那么下面小编告诉你,春捂有讲究,15℃以上不用捂。

  现在的季节,可谓是“乍暖还寒时候”,虽然已经在名义上进入了春天,但是温度依然会骤降,威胁一下本已准备褪去厚衣服的人们,再加上近日愈发猖獗的禽流感,不少人岌岌自危,迟迟不敢穿上春装。那么,中国的老话“春捂秋冻”到底应该如何执行呢?这个“度”到底在哪里?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浅作分析。

  “春捂秋冻”之“春捂” 从何而来?

  “春捂”,即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厚衣服,宁可捂着点,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否则由于初春咋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穿着单薄,一旦气温降低,身体会难于适应,抵抗力下降,加上春季细菌病毒活跃,更易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女性过早换裙装,还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专家们都十分重视“ 春捂”的养生之道。专家认为,“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在早春时节,咋暖还寒,“捂”着点儿较容易适应季节的变化,但也要恰当为之。

  想想也能明白,中国文化的积淀能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谈资,同时更有古人们从现象的表面观察入里,渐渐总结出一套有理可依的经验之谈。而“春捂秋冻”之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春捂”怎么捂谨记“下厚上薄”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所以,春季穿衣首要照顾好“首足”两头,以防风寒侵袭,不要 过快穿上衣袂飘飘的春装和单鞋。

春捂适可而止的注意事项                山村

(山村阅读配图)

  比如,不少女孩一到春季就开始穿短裙单鞋,这对身体很不好: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保暖。纵然偶尔升温,也应从上身递减衣物,这样可避免关节炎、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春捂”捂多久?别捂过头

  “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即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但是不能出汗。春季气温时高时低,如果升温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汗多也容易生病。因而“春捂”并不是衣服穿的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脱掉棉衣,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对健康不利。

  所以说,山村阅读小编建议大家,出门前还是要大概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状况,早上出门的时候温度往往比较低,最好多穿几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适当增减衣服,这个最最简单的方法就可 以有效降低感冒的概率,学会定义你自己的“春捂”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春天不花钱的治病十妙招

上一篇:

睡眠不好怎么调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