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秋季保健小常识

2019-02-22 07:30:01浏览:1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秋季保健常识  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也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应特别注意养护收藏保养原则,

  秋季保健常识

  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也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应特别注意“养护收藏”保养原则,调养秋燥症状,预防小感冒,也要注意情绪放松、小心忧郁。

  虽然初秋湿热,但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通常是白天热,入夜凉,身体有不适症状,很容易伤风感冒,旧病也容易复发。

  因此秋季养生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以“养护收藏”为原则调养身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为转换时期,即将进入冬寒,应养精蓄锐,以应付来年春夏生长发育时期。

  秋为“金”当令,而“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伤津耗液,而产生眼干、眼涩、口渴、口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秋燥证,故秋季饮食应以润燥为原则。

  许多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的功能,例如芝麻、莲藕、蜂蜜、梨、柑橘、柿子、枇杷、杏仁等,也可以适辛多酸,酸味能收能涩,有健脾生津、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山楂、乌梅等。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宣开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如所谓的五辛──葱、姜、蒜、韭、辣椒,以及胡椒、酒类等。

  秋天瓜果多产,虽然有生津润燥功效,但瓜果性味偏寒凉,还是少吃为妙,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秋风起,秋叶落,容易引起心中凄怆之感,特别是有忧郁倾向者,随着气候转凉而伤感、情绪不稳,可通过静坐、冥想、散步来放松心情、安神定志;而秋高气爽时节,也非常适合运动锻炼,随着天气渐凉,也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但全身出汗后,不要急于脱掉衣物,以避免感冒。也可登山游览,既可锻炼心肺功能,也可登高远眺,抛开忧愁。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在此介绍一款百合银耳莲子粥,有兴趣者不妨一试: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粳米8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泡发。先煮莲子,再放入百合、银耳、粳米,煮沸后加入冰糖即成。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性味甘淡平,具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等功效,可改善干咳或咳嗽痰中带血。莲子性味甘涩平,可养心安神、健脾止泻。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止烦止渴。山村阅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中草药提高记忆力和集中精力的功用

上一篇:

高考生考前如何抗疲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