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防风酒方大全

2019-02-22 20:05:56浏览:42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关于防风的酒方  《伤科补要》药酒方  【酒方名称】《伤科补要》药酒方【来源】《伤科补要》【配方】参三七、红花、生地

  关于“防风”的酒方

  《伤科补要》药酒方

  【酒方名称】《伤科补要》药酒方【来源】《伤科补要》【配方】参三七、红花、生地黄、川芎、当归身、乌药、落得打、乳香、五加皮、防风、川牛膝、干姜、牡丹皮、肉桂、延胡索、姜黄、海桐皮各15克,好酒2.5公斤。【制法】将上药适当粉碎,盛绢袋,浸于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煮1.5小时,取出放凉,再浸泡数日即可饮用。【主治】跌打损伤,气滞血瘀,筋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

  巴戟天酒

  【酒方名称】巴戟天酒【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巴戟天、牛膝各三斤,枸杞根皮、麦门冬、地黄、防风各二斤。【制法】上六味并生用,无,可得用干者亦各,口父咀,以酒一石四斗浸七日。患冷者加干姜、桂心各一斤;好忘加远志一斤,虚劳加黄耆一斤;大虚劳加五味子,苁蓉各一斤;阴下湿加五加根皮一斤,有石斛加一斤佳;常加甘草十两佳。每加一斤药则加酒七升。此酒每年入九朋中旬即合,入十月上旬即服。滓暴干捣末。【主治】虚赢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等病,能食下气。

  萆杜仲酒

  【酒方名称】萆杜仲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杜仲、炮姜、萆、羌活、制附子、蜀椒(去目闭口者炒出汗)、肉桂、川芎、防风、秦艽、炙甘草各30克,细辛、五加皮、石斛续断、地骨皮各15克,桔梗35克,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细,用酒浸于瓷瓶内,密封口,煮2时辰,取下候冷开封待用。【主治】肾脏虚冷,或感受寒湿,腰脚冷痹,足胫疼痛。

  仓公当归酒

  【酒方名称】仓公当归酒【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配方】当归、防风各三分,独活一两半,麻黄(去节)一两一分,细辛(去苗)半两,附子(六钱重炮去皮脐)一个。【制法】上为剉散。【主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痓者。

  苍耳酒方

  【酒方名称】苍耳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苍耳(净拣)、防风(去叉)、恶实(炒)各三两,独活(去芦头)、木通各二两,生地黄(洗)三两,人参一两,薏苡仁二两,黄芪三两,桂(去粗皮)一两半,白茯苓(去黑皮)二两半。【制法】上十一味细剉,以酒一斗,浸七日。【主治】治肾间风热,骨疼耳聋及肾中实邪。

  苍公酒

  【酒方名称】苍公酒【来源】《普济方》【配方】当归、防风各三分,独活一两半,麻黄一两一钱,细辛半两,附子一个。【制法】上为散,每服四钱,水酒各半盏,煎。【主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

  侧子酒(八)

  【酒方名称】侧子酒(八)【来源】《圣济总录》【配方】侧子(炮裂去皮脐)二两,金牙三两,牛膝、丹毒、山茱萸、蒴 、杜仲(去粗皮)、石斛各三两,防风(去叉)、干姜(炮剉)、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细辛(去苗)、独活(去芦头)、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各一两,芎、当归、白术、茵芋、五加皮、薏苡仁各二两。【制法】上二十一味,剉如麻豆,绢袋盛,以酒三斗浸七宿。【主治】治脚气风湿痹不仁,不能行。

  侧子酒(二)

  【酒方名称】侧子酒(二)【来源】《外台秘要》【配方】侧子(生用)、干姜(生者良)各五两,丹参、牛膝各六两,金牙(碎,绵裹)、磁石(如上)、生石斛(干用八两)各一斤,石南(炙)、独活(炙)六两,萆 、生茱萸、生地黄(干者用八两)各十两,防风、茯苓各四两,五加皮、薏苡仁各一两,茵芋(炙)、椒(汗)各半两,桂心、天雄(生用)、人参、芎、当归、白术、细辛各二两。【制法】上二十五味切,绢袋贮,清酒六七斗,渍之七日成。【主治】主脚气,春夏发,入秋肿消气定,但苦脚弱,不能屈伸,足上不仁,手指胀闷,不得屈伸,四肢腰背,皆废。

  侧子酒(九)

  【酒方名称】侧子酒(九)【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侧子(半生半炮)、独活(去芦头)、丹参、五加皮(炙)、薏苡仁各三两,人参、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茵芋叶各一两,金牙(碎绵裹)各八两,牛膝(切焙)、石斛(去根节)各四两,芎、干姜(炮)、天雄(炮裂去皮脐)、石膏(碎)、桂(去粗皮)、当归(切焙)各一两半,白术、萆、防风(去叉)、熟干地黄、山茱萸(生用)、白茯苓(去黑皮)、细辛(去苗叶)各二两。【制法】上二十五味,口父咀如麻豆大,用生绢袋盛,入净器中,清酒七斗渍之。秋冬七日,春夏五日。【主治】治脚气春夏盛发,入秋肿消气定,但苦脚弱,不能屈伸,皮肤不仁。

  侧子酒(六)

  【酒方名称】侧子酒(六)【来源】《外台秘要》【配方】侧子(炮)二两,干姜二两,石斛八两,丹参三两,牛膝二两,甘草(炙)二两,防风三两,干地黄四两,芎二两,当归三两,桂心三两,五味子三两,白术二两,秦艽三两,防己二两,椒(汗)二两,独活三两,山茱萸四两,细辛二两,黄芩二两,茯苓四两,附子(炮)一两。【制法】上二十二味切,绢袋贮,以酒三斗五升浸,秋冬七日,春夏五日。【主治】治疗脚气瘥后,冬季用以巩固。

  侧子酒(七)

  【酒方名称】侧子酒(七)【来源】《圣济总录》【配方】侧子(炮裂去皮脐)、独活各二两,石斛(去根)、秦艽(去苗)、紫苏茎叶、当归、白术、威灵仙各一两,仙灵脾、防风(去芦头)、赤茯苓、黄芩、汉防己、桂心、丹参、芎各三分,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细辛半两,薏苡仁五合,黑豆(炒熟)三合。【制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以清酒二斗,浸六七日。【主治】治脚气,缓弱无力疼痛,不遂行李。

  侧子酒(十)

  【酒方名称】侧子酒(十)【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制附子40克,石斛20克,独活40克,紫苏20克,仙灵脾、防风、赤茯苓、黄苓、防己、肉桂、丹参、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川芎各10克,细辛15克,当归、白术、威灵仙各20克,薏苡仁10克,黑豆(炒熟)300克,秦艽20克,好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捣碎,以绢袋盛,用酒浸之,7日后开取饮用。【主治】腿脚缓弱无力,疼痛难忍,四肢不遂,脐中冷痛。

  侧子酒(四)

  【酒方名称】侧子酒(四)【来源】《普济方》【配方】侧子(炮)四两,生石斛(碎)三两,磁石八两,独活三两,秦艽三两,甘草(炙)三两,紫苏茎一握,前胡四两,防风三两,茯苓八两,黄苓三两,五味子四两,防己三两,桂心三两,丹参三两,蜀椒(炒出汗)三(二)两,山茱萸(碎)四两,芎二两,细辛二两,当归二(三)两,白术四两,干姜三两,薏苡仁一升三合。【制法】上薄切,以绢袋盛,清酒四升浸五日。【主治】疗脚气不随。

  侧子酒(一)

  【酒方名称】侧子酒(一)【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侧子、牛膝、丹参、山茱萸、蒴 根、杜仲、石斛各四两、防风、干姜、蜀椒、细辛、独活、秦艽、桂心、芎、当归、白术、茵芋各三两,五加皮五两,薏苡仁二升。【制法】上十二味口父咀,绢袋盛,清酒四斗渍六宿。【主治】风湿痹不仁,脚弱不能行。

  菖蒲浸酒方

  【酒方名称】菖蒲浸酒方【来源】《普济方》【配方】菖蒲三分,木通(剉)二两,磁石(捣碎水淘去赤汁)两,防风(去芦头)、桂心各三两,牛膝(去苗)三两。【制法】上为细剉,用生绢袋盛,以酒一瓶内药,浸七日。【主治】治虚劳耳聋。

  菖蒲酒方(二)

  【酒方名称】菖蒲酒方(二)【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菖蒲(米泔浸一宿剉焙)三分,木通、磁石(捣碎绵裹),桂(去粗皮)各半两,防风(去叉)、羌活(去芦头)各一两。【制法】上六味,口父咀如麻豆,以酒一斗渍,寒七日,暑三日。【主治】治耳聋。

  长宁风湿酒

  【酒方名称】长宁风湿酒【来源】《新医药学杂志》【配方】当归120克,土茯苓90克,生地120克,防风60克,威灵仙90克,防己、红花各60克,木瓜3030克,高梁酒(60)度1.5公斤。【制法】上药浸酒中,3周后取出滤液;药渣再加水煎煮,过滤去渣,取药汁,另用蝮蛇、眼镜蛇、赤炼蛇(均用活蛇)各半公斤,分别浸酒1公斤,3周后滤取酒液,等量混合成为“三蛇酒”,将药酒、药汁、三蛇酒三者等量混合即可长宁风湿酒。【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关节炎。

  赤车使者酒方

  【酒方名称】赤车使者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赤车使者、当归(切焙)、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头)、细辛(去苗叶)、人参各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十五枚。【制法】上八味,剉如麻豆,用水一斗,黍米一斗,曲一斤五两造酒,内三斗瓮中密封,以油袋盛瓮,勿令水入,沉井底三宿,药成即置高燥处,停二日。【主治】中风湿偏枯,缓纵不遂,五劳七伤,寒冷百病。

  崔氏侧子酒

  【酒方名称】崔氏侧子酒【来源】《外台秘要》【配方】侧子(炮)四两,生石斛(碎)八两,磁石八两,独活三两,秦艽三两,甘草(炙)三两,紫苏茎一握,前胡四两,防风三两,茯苓八两,黄苓三两,五味子四两,防己三两,桂心二两,丹参三两,蜀椒(出汗)二两,山茱萸四两,芎二两,细辛二两,当归三两,白术四两,干姜三两,薏苡仁一升三合。【制法】上二十三味薄切,绢袋贮,以清酒四升浸五日。【主治】疗脚气不遂。

  大凤引酒

  【酒方名称】大凤引酒【来源】《柳森可用方》【配方】大豆100克,制附子16克,枳实、泽泻、陈皮、茯苓、防风各20克,米酒1公斤。【制法】先将上药后6味共碎细,绢袋盛,置净器中,用酒、水2斤煮大豆,取2斤,浸器中,煮取斤半,分3份。【主治】风湿痹,遍身胀满。

  大金牙酒

  【酒方名称】大金牙酒【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金牙一斤,侧子、附子、天雄、人参、苁蓉、茯苓、当归、防风、黄芪、薯蓣、细辛、桂心、萆、萎蕤、白芷、桔梗、黄芩、远志、牡荆子、芎、地骨皮、五加皮、杜仲、厚朴、枳实、白术各三两,独活半斤,茵芊、石南、狗脊各二两,牛膝、丹参各三两,磁石十两,薏苡仁、麦门冬各一升,生石斛八两,蒴四两,生地黄(切)二升。【制法】上三十九味 咀,以酒八斗渍七日,石药细研,别绢袋盛,共药同渍,服者一依方合之,不得辄信人大言浪有加减。【主治】治瘴疠毒气中人,风冷湿痹,口 面戾,半身不遂,手足拘挛,历节肿痛,甚者小腹不仁,名曰脚气。药力和善。主治极多,凡是风虚,四体小觉有风疴者,皆须将服之,无所不治也。

  大生地酒

  【酒方名称】大生地酒【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大地生120克,杉木节50克,牛蒡根(去皮)120克,丹参30克,牛膝50克,大麻仁60克,防风20克,独活、地骨皮各30克,好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细,布包,用酒浸于净器中,密封口,7日后开取,去渣贮存。【主治】足胫虚肿,烦热疼痛,行步困难。

  丹参酒(二)

  【酒方名称】丹参酒(二)【来源】《千金翼方》【配方】丹参、前胡、细辛、卷柏、天雄(去皮)、秦艽、茵芋、干姜、牛膝、芫花、白术、附子(去皮)、代赭、续断、防风、桔梗、茹、矾石(烧汁尽)、半夏(洗)、白石脂、石南、狼毒、桂心、菟丝子、芍药、龙胆、石苇、常山、黄连、黄芩、玄参、矾石(烧)、远志(去心)、紫菀、山茱萸、干地黄、苏、甘草(炙)、白芷各一两,石膏二两,杏仁(去皮尖双仁)二十枚,麻黄(去节),大黄各伍分,菖蒲一两半,蜈蚣(赤头者,炙)二枚。【制法】上四十五味,切,以酒四斗渍五宿。【主治】主恶风疼痹不仁,恶疮不瘥,无痴,须眉秃落。

  丹参石斛酒

  【酒方名称】丹参石斛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石斛(去根)60克,丹参、川芎、杜仲(去粗皮)、防风(去芦)、白术、党参(去芦)、桂心、五味子、白茯苓、陈橘皮(汤浸出白炒)、黄芪各30克,干姜(炮)45克,炙甘草15克,山药30克,牛膝45克,当归30克,清酒2公斤。【制法】将上药共为粗末,用生白布袋盛,置净器中,酒浸,封口,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脚气痹弱,筋骨疼痛。

  当归酒方

  【酒方名称】当归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当归、细辛(去苗叶)、防风(去叉)各一两半,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二两半,独活(去芦头)三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四杖。【制法】上六味,剉如麻豆,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去滓。【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

  独活寄生酒

  【酒方名称】独活寄生酒【来源】《经验方》【配方】独活30克,桑寄生20克,秦艽30克,防风20克,细辛12克,当归50克,白芍30克,川芎20克,生地、杜仲各50克,牛膝、党参各30克,茯苓40克,甘草、肉桂各15克,醇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密封口,14日后开封,去渣备用。【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膝酸痛,肢体麻木,阴雨加重。

  独活浸酒方(二)

  【酒方名称】独活浸酒方(二)【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独活一两,桂心一两,防风(去芦头)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大麻仁二合,牛膝一两,川椒(去目及闲口者微炒去汗)二两,天蓼木(剉)二两。【制法】上诸药,都细剉,以生绢袋盛,以酒一豆+斗,密封头,浸三日后开。【主治】中风,偏枯不遂,骨节冷痛。

  独活浸酒方(一)

  【酒方名称】独活浸酒方(一)【来源】【配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去芦头)三两,茵芋、附子(炮裂去皮脐)、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天雄(炮裂去皮脐)、桂心、牛膝(去苗)各一两。【制法】上件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二斗渍经七日。【主治】八风十二

  独活酒(六)

  【酒方名称】独活酒(六)【来源】《普济方》【配方】独活、莽草、细辛各半两,附子、防风各半两。【制法】上细剉,以酒一升半,煎至一升。一方无防风。【主治】治风牙齿疼痛。

  独活酒(五)

  【酒方名称】独活酒(五)【来源】《普济方》【配方】羌活三两,防风三两,大乌豆(炒令拆)一升。【制法】上以酒五升,先渍二味,经宿,大豆乘热投中搅匀,密封二日,以汤煮瓶,良久。【主治】治产后中风,四肢麻痹不仁,或角弓反张,并口噤。

  独活酒方(三)

  【酒方名称】独活酒方(三)【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独活(去芦头)、山茱萸、天门冬(去心焙)、黄芪、甘菊花、防风(去叉)、天雄(炮裂去皮脐)、侧子(炮裂去皮脐)、防己、白术、赤茯苓(去黑皮)、牛膝、枸杞子(焙)各三两,生地黄七两。【制法】上一十七味,口父咀如麻豆,生绢袋盛,以无灰酒五斗,浸七日。【主治】治脚气痰壅,头痛喘闷,胸膈心背痛。

  独活酒方(四)

  【酒方名称】独活酒方(四)【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独活(去芦头)一斤,金牙细辛(去苗叶)、地肤子、莽草、熟干地黄(切焙)、蒴根、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脐)、续断、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各四两。【制法】上一十一味,除金牙外,并细剉,盛以绢囊,清酒五升渍之,密泥器口,夏三宿,冬五宿酒成。其金牙别捣为末,别以练囊盛,内大囊中。【主治】肉苛肌肉不仁,遍身 重。

  独活牛膝酒

  【酒方名称】独活牛膝酒【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独活、肉桂、防风、制附子各30克,大麻仁(炒香)50克,牛膝30克,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50克,烟1.5公斤。【制法】将上药捣细,用净器盛,以酒渍之,密封口,3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中风半身不遂,骨节疼痛。

  独活石斛酒

  【酒方名称】独活石斛酒【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独活40克,炮姜20克,石斛、牛膝、丹参、萆、制附子、赤茯苓各30克,防风20克,薏苡仁40克,山茱萸30克,肉桂、白术、川芎各20克,秦艽30克,当归、人参、甘菊花各20克,生地40克,酒2.5公斤。【制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感受风湿,腰脚酸痛,行走艰难,头晕目眩。

  矾石酿酒方

  【酒方名称】矾石酿酒方【来源】《千金翼方》【配方】矾石(烧)、石膏、代赭、恒山、蜀椒(去目闭口者汗)、远志(去皮)、狼毒、半夏(洗)、芒硝、矾石(炼)、玄参、麻黄(去节)、防风、桔梗、秦艽、石南、石苇(去毛)、黄连、莽草、干地黄、凝水石、菟丝子、甘草(秋)各一两,白石英一两半,杏仁(去皮尖熬)二十枚。【制法】上二十五味,捣筛盛韦囊中,以时曲三斤、米三斗作酒,酒熟合药封之,冬十日,春七日,夏三日,秋五日,出药去滓。【主治】服百日,令面白如桃李花色,耳目聪明,邪气荡除,去魂还复。

  防风酒

  【酒方名称】防风酒【来源】《肘后备急方》【配方】防风二两克,白酒一斤。【制法】将防风放入白酒内浸泡二十日,即可饮用。【主治】预防温疫。

  防风酒方(三)

  【酒方名称】防风酒方(三)【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防风、独活各一斤,女萎、桂心各二两,茵芋一两,石斛五两。【制法】上六味口父咀,以酒二斗渍三宿。【主治】治产后中风。

  防风酒方(一)

  【酒方名称】防风酒方(一)【来源】《圣济总录》【配方】防风(去叉剉碎)一斤,天麻(坐刂碎)五两,黍米一石,枸杞根(刮去皴皮去心剉碎)五斤,好面曲十五斤。【制法】上五味,将防风天麻枸杞根三味,用水六斗,煮取三斗去滓,置不津器中,将黍米依造酒蒸,蒸讫入曲末拌,分三 如常法。又取槐白皮一斤细剉,并用三年纯黑猫一个,去皮肠肚外烂煮,同剉槐白皮相和入酒,酒熟压去糟。【主治】治恶风癞病。

  防风松叶酒

  【酒方名称】防风松叶酒【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松叶(十月初采)160克,麻黄、防风各30克,制附子15克,独活30克,秦艽、肉桂各20克),牛膝36克,生地30克,醇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捣碎细,和匀,用纱布包盛,用酒浸于净器中,封口,春秋7日,冬14日,夏5日,日满开取,去渣备用。【主治】因风湿侵袭的关节疼痛,四肢麻木,步履艰难。

  复方蔓荆子酒

  【酒方名称】复方蔓荆子酒【来源】【配方】蔓荆子120克,菊花60克,川芎40克,防风、薄荷60克,黄酒1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主治】风热性头痛、头昏、偏头痛。

  桂枝浸酒方

  【酒方名称】桂枝浸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桂枝、芎、独活、甘草(炙微赤)、牛膝(去苗)、薯蓣、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裂)、踯躅花各一两(醋拌炒令干),防风(去芦头)、天雄(炮裂去皮脐)、茵芋、杜仲(去皴皮炙微黄)、白术各一两半,白茯苓、蒴根,猪椒根皮各二两。【制法】上细剉,用生绢袋贮,以清酒二斗,浸七日满后。【主治】大风疾。

  桂枝酒

  【酒方名称】桂枝酒【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桂枝、芎、独活、牛膝、薯蓣、甘草各三两,附子二两、防风、茯苓、天雄、茵芋、杜仲、白术、蒴根各四两,干姜五两,大枣四十枚,踯躅、猪椒叶根皮各一升。【制法】上十八口父咀,以酒四斗渍七日。【主治】治肝虚寒,卒然哑不出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厉风所损。

  桂枝酒(二)

  【酒方名称】桂枝酒(二)【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桂枝40克,川芎、独活、炙甘草、牛膝、薯蓣、制附子各30克,防风35克,云苓40克,茵芋20克,杜仲、陆英根、炮姜各30克,白术35克,踯躅花30克,清酒2.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细,用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主治】四肢抽搐,肌肉疼痛,体虚乏力,关节不利,口噤,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海桐酒

  【酒方名称】海桐酒【来源】《普济方》【配方】牛膝、海桐皮、五加皮、独活、防风、杜仲、枳壳各二两,生地黄二两半,白术一两,薏苡仁一两。【制法】上口父咀,用生绢袋二个,两停盛药,以好酒一斗五升,亦分两瓷器内浸,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主治】湿痹,手足痿,筋脉挛,肢节疼痛无力,不能行走。

  海桐皮浸酒方(二)

  【酒方名称】海桐皮浸酒方(二)【来源】《普济方》【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侧子(炮裂去皮脐)、天麻、桂心、防风(去芦头)、枳壳(麸炒微黄去瓤)、杜仲(炙微黄)以上各三两,牛膝五两(去苗),薏苡仁六两,生地黄半斤。【制法】上细剉和匀,以生绢袋盛,用清酒三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主治】治风。

  海桐皮浸酒方(四)

  【酒方名称】海桐皮浸酒方(四)【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防风(去芦头)、干蝎(生用)、杜仲(去皱皮炙微黄)、酸枣仁(微炒)、桂心、侧子(炮裂去皮脐)、薏苡仁各一两,生干地黄三两。【制法】上件药,剉如豆大,用生绢袋盛,以好酒二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秋夏七日,春冬二七日开取。【主治】风毒流入脚膝疼痛,行立不得。

  海桐皮浸酒方(一)

  【酒方名称】海桐皮浸酒方(一)【来源】《圣济总录》【配方】海桐皮(剉)、五加皮(剉)、独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干蝎(炒)、杜仲(去粗皮切)、牛膝(去苗浸切焙)、薏苡仁炒)各一两,生干地黄(焙)三两。【制法】上九味,粗捣筛,生绢囊贮,以好酒一斗五升,浸于瓷瓶中密封,秋夏三日,春冬七日开取。【主治】治热毒风结成疽,肿痛行履不得。

  海桐皮酒方

  【酒方名称】海桐皮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去芦头)防风(去叉)、枳壳(去瓤麸炒)、杜仲(去粗皮炙)各一两,牛膝(去苗)、薏苡仁各二两,生地黄半斤。【制法】上九味,细剉绵裹,以无灰酒二升,春夏浸七日,秋冬二七日。【主治】风冷流于脚膝,行立不得。

  海藻浸酒方

  【酒方名称】海藻浸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海藻(洗去咸)、赤茯苓(去黑皮)、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白术各三两,鬼箭(去茎用羽)、当归(切焙)各二两,大黄(醋炒)四两。【制法】上九味, 如麻豆,生绢囊贮,以酒二斗浸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主治】治气肿行走无定,或起如蚌,或大如瓯,或着腹背,或着臂脚。

  海藻酒(三)

  【酒方名称】海藻酒(三)【来源】《普济方》【配方】海藻、茯苓、防风、独活、附子、白术各三两,大黄、鬼箭、当归各二两。【制法】上口父咀,以酒二斗浸五日。【主治】游风行走无定,肿或如核,或如瓯,或着腹背,或着脚,悉主之。

  黑豆羌活酒

  【酒方名称】黑豆羌活酒【来源】【配方】羌活15克,防风10克,黑豆(去皮炒令熟)30克,黄(米)酒200毫升。【制法】将上药共为粗末,用酒浸,置火上候沸即住,即渣,候温。【主治】中风口噤,四肢强直,角弓反张。

  虎骨苁蓉酒

  【酒方名称】虎骨苁蓉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虎胫骨(酥炙)、黄芪、酸枣仁(炒)、桔梗、茯神、羌活、石菖蒲(米泔水浸一宿切焙)、肉苁蓉(酒浸一宿)、熟地黄、制附子、萆、石斛、防风各30克,羚羊角15克,远志(去心)、川芎、牛膝(酒浸焙)各30克,好酒2公斤。【制法】将上药共碎细,以生白布袋盛,置于净器中,注酒浸之,密封器口,春夏3日,秋冬7日即可取用。【主治】腰膝风痹,皮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心神恍惚,怔忡健忘,头晕目眩。

  虎骨杜仲酒

  【酒方名称】虎骨杜仲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虎胫骨(炙酥)、石斛、石楠叶、防风、当归、茵芋叶、杜仲(酒炒)、川牛膝(酒炒)、巴戟天(去心)各30克,酒2公斤。【制法】将上药捣碎如麻豆大,白布袋盛,置于净器中,注酒渍10日后即成。【主治】中风偏枯,四肢不遂,筋脉挛急。

  虎骨木瓜酒

  【酒方名称】虎骨木瓜酒【来源】《普济方》【配方】虎骨(酥炙)30克,木瓜90克,川芎、川牛膝、当归、天麻、五加皮、红花、川断、白茄根各30克,玉竹60克,秦艽、防风各15克,桑枝(切碎)120克,高粱酒2.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为粗末,白夏布袋盛,置净器中,用酒浸泡7日,滤清加冰糖250克。【主治】风寒湿邪侵入经络

  虎骨续断酒

  【酒方名称】虎骨续断酒【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虎胫骨、熟地各30克,续断、赤箭、党参、桂心、当归、萆、川芎、酸枣仁(炒)、山萸肉、五味子、漏芦、五加皮、制附子、仙灵脾、骨碎补各15克,荆芥、川椒各7.5,海桐皮、肉苁蓉、森香各15克。乌蛇(去头尾,焙干)60克,石斛、防风、牛膝各15克,酒2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用生白布袋盛,置净器中,以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肾虚中风,腰脚疼痛无力。

  虎胫骨酒

  【酒方名称】虎胫骨酒【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配方】石斛(去根)、石楠叶、防风(去芦)、虎胫骨(酥炙)、当归(去芦)、茵芋叶、杜仲、川牛膝(去芦)、芎、金毛狗脊(燎去毛)、川续断、川巴戟(去心)各一两。【制法】上件,锉如豆大,以绢囊盛药,以酒一斗,渍之十日。【主治】中风偏枯半死,行劳得风,若鬼所击,四肢不遂,不能行步,但是一切诸风挛急之证,悉皆治疗。

  还睛神明酒

  【酒方名称】还睛神明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黄连18克,石决明、草决明、生姜、石膏、黄硝石、薏苡仁、秦皮、山芋肉、当归、黄芩(去黑心)、沙参、朴硝、炙甘草、车前子、淡竹叶、柏子仁、防风、制乌头、辛荑、人参、川芎、白芷、瞿麦穗、桃仁(去皮尖)、细辛、地肤子各10克,龙脑1.5克,白芍、泽泻、肉桂、芥子各10克,丁香6克,珍珠(无孔者)3颗,醇酒2.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用纱布包贮,以酒浸于净器中,封口,春夏7日,秋冬14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眼睛视物昏暗,经年不愈,内外障失明。

  还睛神明酒方

  【酒方名称】还睛神明酒方【来源】本病多因禀赋不足、脾虚失养所致,以入夜至暗处视物不明为主要表现的目疾。往往临床表现为初起暗处不见,亮处尚明,入暮视物不清,白日视物尚清,惟见顶上之物。日久视野缩小,双目呆滞,行动缓慢,常碰撞身边物体,【配方】黄连(去须)五两、石决明、草决明、生姜、石膏、黄硝石、蕤仁、秦皮、山茱萸、当归、黄芩(去黑心)、沙参、朴硝、甘草(炙)、芍药、泽泻、桂(去粗皮)、荠子、车前子、淡竹叶、柏子仁、防风(去叉)、乌头(去皮脐)、辛荑、人参、芎、白芷、瞿麦穗、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细辛(去苗叶)、地肤子各三两,龙脑三钱,丁香二钱,珍珠(无孔者)二十五颗。【制法】上三十四味,口父咀绢囊盛,用好酒五斗,瓮中浸之,春夏一七日,秋冬十四日。【主治】治眼昏暗及内外障失明等,惟不疗枯损睛破者,但黑白不损,服此药更生,瞳子平复如故。

  黄芪杜仲酒

  【酒方名称】黄芪杜仲酒【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黄芪30克,萆、防风各45克,牛膝60克,桂心30克,石斛60克,杜仲45克,肉苁蓉(去皮炙干)60克,制附子、山萸肉、石楠、白茯苓各30克,酒1.7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为粗末,白布袋盛,用酒浸于瓷瓶中,密封瓶口,3日后开封去渣。【主治】肾阳虚损,气怯神疲,腰膝冷痛,阳萎滑精。

  黄芪酒(四)

  【酒方名称】黄芪酒(四)【来源】《普济方》【配方】黄芪、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蜀椒(去开口并且炒出汗)、牛膝(去芦头)、白术、蔹根各三分,防风(去叉)四两,芎、甘草(炙剉)、细辛(去苗叶)、山茱萸、附子(炮裂去皮脐)、秦艽(去苗土)、干姜(炮)、当归(切焙)、乌头(炮裂去皮脐)、人参各三两。【制法】上剉如麻豆,用生绢袋盛于四斗醇酒内浸三日。【主治】治产后中风偏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疼痛时作。

  黄芪酒(一)

  【酒方名称】黄芪酒(一)【来源】《千金翼方》【配方】黄芪、独活、山茱萸、桂心、蜀椒(去目闭口者汗)、白术、牛膝、葛根、防风、芎 、细辛、附子(去皮)、甘草(炙)各三两,大黄一两,干姜二两半,秦艽、当归、乌头(去皮)各二两。【制法】上一十八味,切,以酒三斗渍十日。大虚加肉苁蓉二两,萎蕤二两,石斛二两;多忘加菖蒲二两,紫石英二两;心下水加茯苓二两,人参二两,薯蓣三两。酒服尽后,更以酒三斗渍滓,不尔,可暴干作散。【主治】大风虚冷,淡澼偏枯脚肿满百病。

  黄芪酒方(一)

  【酒方名称】黄芪酒方(一)【来源】《圣济总录》【配方】黄芪、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白术、牛膝(去苗剉)、葛根各三两,防风(去叉)四两,芎、甘草(炙剉)、细辛(去苗叶)、山茱萸、附子(炮裂去皮脐)、秦艽(去苗土)、干姜(炮)、当归(切焙)、乌头(炮裂去皮脐)、人参各二两,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三分。【制法】上一十八味,剉如麻豆,用生绢袋盛,于四斗醇酒内浸三日。【主治】产后中风偏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疼痛无力。

  黄芪石斛酒

  【酒方名称】黄芪石斛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石斛120克,黄芪、党参、防风各45克,丹参、山萸、杜仲、牛膝各60克,细辛30克,天冬70克,生姜90克,薏米、杞果各150克,五味子、茯苓、山药、萆各60克,黄酒3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为粗末,置净瓶中,用酒浸5天,去渣备用。【主治】正虚风侵,腰脚痹痛,颜面麻痹。

  黄芪续断酒

  【酒方名称】黄芪续断酒【来源】《危亦林得效方》【配方】黄芪、防风、肉桂、天麻、萆、白芍、当归、云母粉、白术各30克,茵芋叶20克,木香、仙灵脾、甘草、续断各30克,好酒2.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碎细,生绢袋盛,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主治】风湿痹痛,身体麻木,皮肤搔痒,筋脉拘急,手足不遂,言语謇涩。

  金牙侧子酒

  【酒方名称】金牙侧子酒【来源】《外台秘要》【配方】侧子(炮)、牛膝、丹参、山茱萸、蒴 根、杜仲(去皮,炙)、石斛各四分,防风、干姜、椒(汗)细辛、独活、秦艽,桂心、芎 、当归、白术、茵芋(炙)各三分,五加皮五分,薏苡仁(碎)一升。【制法】上二十味并细切,绢袋盛,清酒四五升,渍五六宿。【主治】风湿痹不仁,弱不能行。

  金牙酒(八)

  【酒方名称】金牙酒(八)【来源】《普济方》【配方】金牙、茵芋、细辛、干姜、干地黄、防风、附子(去皮)、地肤子、蒴、升麻各四两,人参二两,独活一斤,牛膝五两,石斛五两。【制法】上切,以酒四斗渍之六七日。【主治】最为疗脚气屈弱之要,五脏心下坚满,惊悸不宁。亦疗口不能语,脚屈至良久。

  金牙酒(六)

  【酒方名称】金牙酒(六)【来源】《圣济总录》【配方】金牙、细辛(去苗叶)、茵芋、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剂)、干姜(炮)、地肤子、蒴 、生干地黄(焙)、升麻、人参各二两,牛膝、石斛(去根)各三两,独活(去芦头)六两。【制法】上一十四味,口父咀,用生绢袋盛,入净瓮中,以清酒三斗浸密封。春夏五日,秋冬七日。【主治】治风毒脚气,上攻心脾,口不能语。

  金牙酒(七)

  【酒方名称】金牙酒(七)【来源】《圣济总录》【配方】金牙(捣碎)、牛膝(去苗)、石斛去根)各三两,细辛、茵芋、干姜(炮裂)、防风(去芦头)、蛇床子各一两,生干地黄、附子(炮裂去皮脐)、莽草各二两。【制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酒二斗,渍六七日。【主治】治脚气屈弱,言语謇涩。

  金牙酒(三)

  【酒方名称】金牙酒(三)【来源】《圣济总录》【配方】金牙一斤,侧子(炮裂去皮脐)、附子(炮裂去皮脐)、天雄(炮裂去皮脐)各三两,人参二两半,肉苁蓉(切焙)、白茯苓(去皮)各二两,独活(去芦头)八两,当归(切焙)、白术、防风(去叉)、黄芪、山芋、细辛(去苗叶)、桂(去粗皮)、茵芋(炙)、石楠(微炙)、芎 、地骨皮、五加皮(汤浸灸)各三两,磁石(煅醋淬七度别研)十两,丹参五两半,杜仲(去粗皮灸)七两,萆三两,牛膝(去苗切)五两半,狗脊(去皮)三两,萎蕤二两,薏苡仁一升,白芷三两,麦门冬(去心焙)五两,石斛(去根)八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枳壳(去瓤麸炒),【制法】上三十九味,细 如麻豆大,每半料以绢袋盛,入瓷瓮中,用好酒八斗浸,密封七日。【主治】治瘴毒气中人,口 面戾,半身不遂,历节肿痛,甚则小腹不仁,名曰脚气。

  金牙酒(五)

  【酒方名称】金牙酒(五)【来源】《普济方》【配方】金牙石20克,地肤子30克(或蛇床子30克)熟地、陆英根各30克,川椒、羌活各120克,附子、防风、细辛各30克,莽草20克,莽草20克,白酒1公斤。【制法】将上药共粗碎,用白布袋盛,以酒浸入瓷器中,封固,勿令泄气,春夏3-4宿,秋冬6-7宿,浸成去渣。【主治】中风不仁,步履艰难,行动不利。

  浸酒方(四)

  【酒方名称】浸酒方(四)【来源】《普济方》【配方】杜仲(去粗皮炙微黄色)八两,石南、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脐)、牛膝(去苗)各三两,防风二两(去芦头)。【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三斗,于瓷瓶中浸,七日后开取。【主治】诸风,腰脚疼痛。

  两皮独活酒

  【酒方名称】两皮独活酒【来源】《普济方》【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各30克,制附子10克,石斛(去根)、桂心、防风(去芦头)、当归、杜仲(炒断丝去粗皮)、仙灵脾、萆、牛膝(去苗)各30克,虎胫骨(酥炙令黄)45克,薏苡仁、生地黄各30克,白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生白布袋盛,浸于酒中,春夏7日,秋冬14日后即可饮用。【主治】脚膝软弱疼痛,四肢麻木,关节不利,不得屈伸。

  两皮酒

  【酒方名称】两皮酒【来源】《证治准绳》【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玉米(炒)、防风、干蝎(炒)、杜仲、牛膝各30克,生地90克,好酒1250克。【制法】将上药共碎细,夏白布袋盛,同酒浸于瓷瓶中密封,秋夏3日,春冬7日,开封去渣。【主治】热毒风结成疡肿,痛不得安。

  鲁公酿酒

  【酒方名称】鲁公酿酒【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干姜、踯躅、桂心、甘草、芎、续断、细辛、附子、秦艽、天雄、石膏、紫苑各五两,葛根、石龙芮、石斛、通草、石南、柏子仁、防风、巴戟天、山茱萸各四两,牛膝、天门冬各八两,乌头二十枚,蜀椒半升。【制法】上二十五味口父咀,以水五升渍三宿,法曲一斤合渍,秫米二斗合酿,三宿去滓,饮糯米一斗酿三宿药成。【主治】主风偏枯半死,行劳得风,若鬼所击,四肢不遂,不能行步,不自带衣,挛五缓六急,妇人带下,产乳中风,五劳七伤。

  鲁王酒

  【酒方名称】鲁王酒【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茵芋、鸟头、踯躅各三十株,天雄、防己、石斛各二十四株。细辛、柏子仁、牛膝、甘草、通草、桂心、山茱萸、秦艽、黄芩(胡洽作黄芪)、茵陈、附子、矍麦、杜仲、泽泻、王不留行(胡洽作天门冬,千金翼作王荪)石南、防风、远志、干地黄各十八铢。【制法】上二十五味口父咀,以酒四斗,渍之十日。【主治】治风眩心乱,耳聋目暗泪出,鼻不闻香臭,口烂生疮,风齿瘰疬,喉下生疮,烦热厥逆上气,胸胁肩胛痛,手不上头,不自带衣,腰脊不能俯仰,脚酸不仁,难以久立,八风十二痹,五缓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挛不可屈伸,贼风咽喉闭塞,哽哽不利,或如锥刀所刺,行人皮肤中,无有常处,久久不治,入人五脏,或在心下,或在膏盲,游走四肢,偏有冷处,如风所吹,久寒积聚,风湿,五劳七伤,虚损百病恶主之。

  麻风药酒方

  【酒方名称】麻风药酒方【来源】《外科正宗》【配方】防风、当归、虎骨、秦艽、羌活、苦参、牛膝、僵蚕、松节、鳖甲、苍术、枸杞子、白茅根各三两,蓖麻子仁一两。【制法】用好雪酒二十五斤,用药袋盛浸酒内,封坛口,煮香二枝取起,水内浸一伏时。【主治】麻风。

  蛮夷酒(三)

  【酒方名称】蛮夷酒(三)【来源】《普济方》【配方】矾石、白术、狼毒、半夏、石楠、龙胆、续断、芫花、白石英、代绪、茹、石苇、白石脂、玄参、天雄、防风、山茱萸、桔梗、藜芦、卷柏、寒水石、白芷、秦艽、菖蒲各一两,矾石、远志各二两,石膏二两半,蜈蚣一枚,芒硝、恒山、黄芩、黄连、大黄、麻黄、干地黄、前胡、生甘草、菟丝子、芍药、紫苑各一两,杏仁二十枚。【制法】同捣筛,绢袋盛,用水三斗,曲三斤,黍米三斗作饭,依酿酒法,以药袋置酿中,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三日酒成。【主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遂,宿食久寒虚冷,五劳七伤,及妇人产后余疾,月水不调。

  蛮夷酒1(三)

  【酒方名称】蛮夷酒1(三)【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独活、丹参、矾石、干地黄各一两,附子、麦门冬各二两,白芷、乌啄、鸟头、人参、狼毒、蜀椒、防风、细辛、矾石、寒水石、牛膝、麻黄、芎 、当归、柴胡、芍药、牡蛎、桔梗、狗脊(千金翼作枸杞)、天雄各半两,苁蓉、茯神(千金翼作茯苓)、金牙、薯蓣、白术、杜仲、石南、款冬各十八株,干姜、芜荑、芫花、柏子仁各一合,山茱萸、牡荆子各十八铢,石斛、桂心各六铢,甘遂二两,苏子一升,赤石脂二两半。【制法】上四十五味口父咀,以酒二斗渍,夏三日,春秋六日,冬九日。密室中合药,勿令女人六畜见之,三日清斋乃合。【主治】主久风枯挛,三十年着床,及诸恶风眉毛堕落。

  秘传药酒

  【酒方名称】秘传药酒【来源】《万病回春》【配方】当归、白芍(炒)、生地、牛膝、秦艽、木瓜、黄柏(盐炒)、杜仲(姜炒)、防风、陈皮各30克,川芎、羌活、独活各25克,白芷30克,槟榔18克,肉桂、炙甘草各10克,油松节15克,酒1.5公斤。如久痛,可加虎胫骨(酥炙)25克,苍术(炒)30克。【制法】将上药共捣碎,入绢袋中,用酒浸于瓮内,火上煮1小时,去渣备用。【主治】瘫痪腿痛,手足麻痒不能动者。

  木防己酒

  【酒方名称】木防己酒【来源】《普济方》【配方】木防己一钱四分,铅丹、防风、桂心、龙齿各八分,丹砂、甘草(炙)各六分,独活二分,细辛、当归、干姜各五分,莽草一分。【制法】上切,入绢袋中,酒五升浸五熟。【主治】治小儿风痫发动,手足不仁。

  牛膝蚕沙酒

  【酒方名称】牛膝蚕沙酒【来源】《普济方》【配方】牛膝70克,牛蒡子(微炒)36克,防风30克,牛蒡根40克,萆30克,大麻子、晚蚕沙各40克,枸杞子、羌活、海桐皮各30克,秦艽20克,黑豆(炒熟)、苍耳子、制附子各30克,五加皮、茄子根各60克,虎胫骨(涂酥炙微黄)30克,好酒2.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细,以纱袋盛,置于坛内,用酒浸之,密封口,7天后即可取用。【主治】半身不遂,腰膝疼痛,四肢麻木,血气凝滞,少腹冷痛。

  牛膝丹参酒方

  【酒方名称】牛膝丹参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牛膝、丹参、薏苡仁炒)、生干地黄各半斤,五加皮、白术各五两,侧子(炮裂去皮脐),萆 、赤茯苓、防风各四两,独活、石斛(去根)各六两,茵芋(用叶)、桂、天雄(炮去皮脐)、人参、芎 、石南叶(炙)各三两,细辛(去茵叶)、升麻各二两,磁石(煅酒碎七遍)一斤,生姜五两。【制法】上二十二味,剉如小豆大,绢袋盛,以无灰酒五斗,浸一七日,密封勿令通气。【主治】治脚气入冬即苦脚痹弱,或筋骨疼不能屈伸,皮肤麻痹不仁,手脚指节肿满闷,或四肢肿腰胫直。

  牛膝浸酒方(三)

  【酒方名称】牛膝浸酒方(三)【来源】《普济方》【配方】牛膝(去苗)、茄子根各八两,防风(去芦头)、鼠粘子(微炒)各三两,萆 、枸杞子、羌活、海桐皮、苍耳子(捣碎)、附子(炮裂去皮脐)、五加皮、虎胫骨(涂酥炙黄)各二两,牛蒡子四两,大麻子(捣碎)、晚蚕沙、黑豆(炒熟捣碎)各三合(两),秦艽(去苗)一两。【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三斗,密封头,浸经七日。【主治】风及偏枯,腰膝疼痛。

  牛膝浸酒方(四)

  【酒方名称】牛膝浸酒方(四)【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牛膝(去苗)三两,萆三两,桂心二两,羌活二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当归二两,防风(去芦头)二两,虎胫骨(涂酥炙微黄)三两。【制法】上诸药细剉,以生绢袋盛,以酒二豆+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经七日开。【主治】腰脚疼痛,不任行立。

  牛膝浸酒方(一)

  【酒方名称】牛膝浸酒方(一)【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牛膝(去苗)、茄子根各八两,鼠粘子(微炒)三两,防风(去芦头)、萆 、枸杞子、羌活、海桐皮、苍耳子(捣碎)、附子(炮裂去皮脐)、虎胫骨(涂酥炙微黄)各二两,牛蒡根四两,大麻子(捣碎)、晚蚕沙各三合,黑豆(炒熟捣碎)二合。【制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三斗,密封瓮头,浸经七日。【主治】风及偏枯,腰膝疼痛。

  牛膝酒方(七)

  【酒方名称】牛膝酒方(七)【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牛膝(切炒)、侧子(炮裂去皮脐)、丹参、山茱萸(炒)、蒴 、杜仲(去粗皮)、石斛(去根)各二两,防风(去叉)、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细辛(去苗叶)、独活(去芦头)、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薏苡仁(捣碎)、芎、当归(切焙)、白术、茵芋(炙)各一两半,五加皮(炙)二两半,干姜(炮)一两。【制法】上十二味,口父咀如麻豆大,以绢袋盛。内净瓮中,清酒三斗浸,寒七日,暑三日。【主治】治脚气温痹不仁,脚弱不能行走。

  牛膝人参酒

  【酒方名称】牛膝人参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牛膝、山萸肉、川芎、制附子、巴戟天、五味子、黄芪、人参各20克,五加皮、肉苁蓉、生姜、防风各25克,肉桂15克,海风藤(原方茵芋)10克,生地、蜀椒各15克,磁石(醋煅淬)20克,无灰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细,用酒浸于瓶中,春夏3日,秋冬7日即可开取,去渣备用。【主治】腰脚疼痛,下元虚冷,阳萎滑泄,便溏腹痛,气虚无力。

  牛膝肉桂酒

  【酒方名称】牛膝肉桂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牛膝、秦艽、川芎、防风、肉桂、独活、丹参、云苓各30克,杜仲、制附子、石斛、干姜、麦冬、地骨皮各25克,五加皮40克,薏苡15克,大麻仁10克,清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细,用酒浸于瓷瓶中,春夏3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腰膝酸痛,阳萎滑泄,大便溏,腿脚虚肿,关节疼痛,四肢不温,腹部冷痛。

  排风酒方(二)

  【酒方名称】排风酒方(二)【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各一两,大豆(拭去土熬令皮拆声出)半斤。【制法】上三味,以醇酒三升,浸羌活防风经一宿,即炒大豆令有声,乘热投于酒中,搅匀封盖,经半日,于铛中重汤文火煮一时。【主治】治产后中风,口噤四肢麻痹不仁,或角弓反张。

  羌活酒(四)

  【酒方名称】羌活酒(四)【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羌活一两半,防风(去芦头)一两,黑豆每服一合。【制法】上诸药,前二味捣粗罗为末,以好酒五升,渍一宿。【主治】治妊娠中风痉,口噤,四肢强直,反张。

  秦艽桂苓酒

  【酒方名称】秦艽桂苓酒【来源】【配方】秦艽、牛膝、川芎、防风、肉桂、独活、茯苓各30克,杜仲、丹参各60克,制附子、石斛炮姜、麦冬(去心)、地骨皮各35克,五加皮60克,薏苡仁30克,大麻仁(炒)15克,酒2公斤。【制法】将上药碎细,用酒浸于净瓶中,春秋7日,夏3日,冬10日即可,去渣备用。【主治】腰膝虚冷,久坐湿地,风湿痹痛。

  秦艽酒(三)

  【酒方名称】秦艽酒(三)【来源】【配方】秦艽、牛膝、川芎、防风、桂仲、亦苓、丹参、独活、地骨皮、薏苡仁、大麻仁各30克,肉桂25克,石斛、干姜各20克,五加皮50克,制附子24克,麦冬25克,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碎细,夏白布袋盛,用酒浸于净瓶中,春夏5日,秋冬7日开封。【主治】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艰涩不利,大便不通,鼻流清涕。

  秦艽酒方(一)

  【酒方名称】秦艽酒方(一)【来源】胞痹是由风寒湿邪侵犯膀胱,影响膀胱气化,以小腹胀痛,小便艰涩不利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它属于中医学痹证中的一种。由于本病是由风寒湿邪所致,主要影响水湿运化,故治疗本病的药酒,亦以祛风散寒,活血利水为主【配方】秦艽(去苗土)、牛膝(酒浸切焙)、芎、防风(去叉)、桂(去粗皮)、独活(去芦头)、丹参、赤茯苓(去黑皮)各二两,杜仲(去粗皮剉炒炮)侧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干姜、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一两半,五加皮五两,薏苡仁一两,大麻子(仁炒)一合。【制法】上一十七味,细剉如麻豆,以生绢夹囊盛之,用酒一斗,浸七日。【主治】胞痹。

  人参酒方

  【酒方名称】人参酒方【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人参、防风、茯苓、细辛、秦椒、黄芪、当归、牛膝、桔梗各一两半,干地黄、丹参、薯蓣、钟乳、矾石各三两,山茱萸、芎各二两,白术、麻黄各二两半。大枣三十枚,五加皮一升,生姜(切,炒干)、乌麻(碎)各二升。一本无乌麻用杜仲二两半。【制法】上二十二味口父咀,钟乳别以小袋子盛,以清酒二斗半浸五宿。【主治】筋虚极,则筋不能转,十指爪皆痛,数转筋,或交接过度,或病未平复交接,伤气内筋绝,舌卷唇青,引卵缩疼急,腹中绞痛,或便欲绝不能饮食。

  神应酒方

  【酒方名称】神应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茵芋(炙)、附子、天雄(并生用去皮脐)、丹参、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踯躅花、甘草(炙)、石菖蒲、桂(去粗皮)、干姜(生用)、乌头(生用去皮脐)、独活(去芦头)、地骨皮、秦艽(去苗土)、防风(去叉)、芎 人参、当归、白芷、藁本(去苗土)、生干地黄各二两,白鲜皮、栾荆(炙)各二两。【制法】上二十三味,并细剉,以无灰酒二斗,密器中浸。经七日成。【主治】治大风疾及诸风疾。

  生地黄酒

  【酒方名称】生地黄酒【来源】《普济方》【配方】生地黄(干)一斤,杉木节五两,牛蒡子(去皮)一斤,丹参二两,牛膝(去苗)五两,大麻仁半斤,防风(去叉)三两,独活、地骨皮各三两。【制法】上剉,用生绢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主治】治脚气肿满,烦疼少力。

  十七味药酒

  【酒方名称】十七味药酒【来源】《柳森可用方》【配方】牛膝90克,白石英、磁石各120克,石斛、制附子各90克,萆、丹参、防风、山萸肉、黄芪、羌活、羚羊角、酸枣仁各30克,生地、肉桂、去苓各60克,杜仲45克,酒3.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碎为细末,白布袋盛,悬于瓷瓶中,用酒浸之,10日后即可取用。【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

  石斛浸酒方(五)

  【酒方名称】石斛浸酒方(五)【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石斛(去根)、牛膝(去苗)各半两,五加皮、羌活、防风(去芦头)、海桐皮、木香、桂心、芎、甘菊花、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各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天麻各三两,虎胫骨(涂酥炙令微黄)五两。【制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三斗,以瓷瓮子盛,密封头,浸经七日后开取。【主治】风冷气攻腰脚行立无力。

  石斛酒

  【酒方名称】石斛酒【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石斛、丹参、五加皮各五两,侧子、秦艽、杜仲、山茱萸、牛膝各四两,桂心、干姜、羌活、芎 、橘皮、黄芪、白前、蜀椒、茵芋、当归各三两,薏苡仁一升,防风二两,钟乳(捣碎,别绢袋盛,击大药袋内)八两。【制法】上二十一味,口父咀,以清酒四斗渍三日。【主治】风虚气满,脚疼痹挛,弱不能行。

  石斛酒方(二)

  【酒方名称】石斛酒方(二)【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石斛去根)四两,丹参、芎、杜仲(去粗皮)、防风(去芦头)、白术、人参(去芦头)、桂心、五味子、白茯苓、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黄芪、薯蓣、当归各二两,干姜(炮裂),牛膝(去苗)各三两,甘草(炙微赤剉)一两。【制法】上十七味细剉,以生绢袋盛,用清酒五斗,于瓮中渍七日开。【主治】治脚气痹弱,筋骨疼痛。

  石斛牛膝酒方

  【酒方名称】石斛牛膝酒方【来源】【配方】石斛(去根)、牛膝(去苗)各6克,五加皮、羌活、防风(去芦头)、海桐皮、木香、桂心、芎、甘菊花、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各24克,附子(炮裂去皮脐)、天麻各36克,虎胫骨(涂酥炙令微黄)15克。【制法】上诸药,捣碎,以生绢袋盛,用好酒1500毫升,以瓷瓶盛,密封口,浸经七日后开取服用。【主治】风冷气攻腰脚,行立无力。

  史国公浸酒方

  【酒方名称】史国公浸酒方【来源】《医门法律》【配方】当归、虎胫骨(酥油炙)、川羌活、川萆、防风各二两,秦艽四两,鳖甲(醋炙)一两,川牛膝(酒浸)、松节、晚蚕沙(炒)各二两,枸杞子五两,干茄根(饭上蒸熟)八两,苍耳子(炒,捶碎)四两。【制法】上十三味,用无灰酒在大坛,将绢袋盛药,悬于酒内,密封固。【主治】治诸风五痹,左瘫右痪,口眼?斜,四肢疼痛。七十二般风,二十四般气,其效不可尽述。

  史国公药酒(三)

  【酒方名称】史国公药酒(三)【来源】《简明中医辞典》【配方】玉竹48克,神曲36克,牛膝、白术各18克,桑寄生15克,蚕沙、防风、川芎各12克,木瓜、当归、红花各9克,甘草、羌活、独活、续断各6克,鹿角胶、鳖甲胶各3克。【制法】上为粗末,与二胶稀释液混匀,加白酒5625克,冰糖1000克,搅匀过滤,制成药酒。【主治】四肢麻木,骨节疼痛,风寒湿痹。

  薯蓣酒方

  【酒方名称】薯蓣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薯蓣、山茱萸、白术、五味子各八两,防风(去芦头)十两,人参(去芦头)、丹参、生姜各六两。【制法】上都细剉,以生绢袋盛,用清酒三斗,入瓷瓮中,浸七日开。【主治】治头风眩,不能食,补益气力。

  松节酒(二)

  【酒方名称】松节酒(二)【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松节一斤,生干地黄五两,桂心二两,秦艽(去苗)五两,防风(去芦)二两,牛蒡根(去皮)一斤,丹参三两,萆三两,苍耳子三两,独活三两,大麻仁一升,牛膝(去苗)五两。【制法】上件药剉,用绢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主治】治脚气,筋挛拘急,四肢掣痛,或至软脚。

  松叶酒(二)

  【酒方名称】松叶酒(二)【来源】《圣济总录》【配方】青松叶,防风各250克,酒1.5公斤。【制法】将松叶捣令汁出,与防风用白包,盛净器中,以酒浸两宿,近火煨一宿。【主治】口眼歪斜,语声不出,关节不利。

  酸枣仁酒

  【酒方名称】酸枣仁酒【来源】《普济方》【配方】酸枣仁三两,干葡萄五两,黄芪三两,天门冬(去心)二两,赤茯苓三两,防风(去芦)二两,独活二两,大麻仁半斤,桂心二两,羚羊角三两,五加皮三两,牛膝(去苗)五两。【制法】上剉,用生绢袋盛,以清酒三斗,浸六七日。【主治】治脚气疼痛,及光泽肌肤,润养脏腑。

  岁旦屠苏酒方

  【酒方名称】岁旦屠苏酒方【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大黄、桔梗、署椒各十五株,白术、桂心各十八株,乌头六株,菝葜十二株。一方有防风一两。【制法】上七味 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主治】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

  屠苏酒(三)

  【酒方名称】屠苏酒(三)【来源】《景岳全书》【配方】麻黄、川椒、细辛、防风、苍术、干姜、肉桂、桔梗各等分。【制法】将上药制为粗末,装入绢袋,浸入适量白酒中,容器密封,3日后可饮用。【主治】祛风散寒,温中健脾,预防瘟疫。

  屠苏酒(四)

  【酒方名称】屠苏酒(四)【来源】《治疗与保健药酒》【配方】厚朴、桔梗、防风、桂枝、茅术、贡术、制川乌、白芷各8克,川军、广皮各10克,檀香、紫豆蔻、川椒、藿香各6克,威灵仙、甘草各5克,冰糖520克,白酒5200克。【制法】将上药浸入白酒中,加入冰糖,加热数沸后静置,过滤,将入瓷坛或下班瓶内贮存。【主治】风寒邪气侵犯胃肠,肠胃之气不能顺降,积滞内停所致腹痛而胀,进食不化,恶心呕吐等症。

  屠苏酒(一)

  【酒方名称】屠苏酒(一)【来源】《小品方》【配方】肉桂22克,防风30克,菝葜15克,署椒、桔梗、大黄各17克,乌头7克,赤小豆14枚。【制法】将上药 为末,装入绢袋中,元旦前一日,将盛有药物的绢袋沉入井底,第2天正月初一早晨取药,浸入一瓶清酒中,煮沸数次后饮用。【主治】预防瘟疫等传染病。

  晚蚕沙浸酒

  【酒方名称】晚蚕沙浸酒【来源】《普济方》【配方】晚蚕沙一升,茄子根二两,牛膝(去苗)二两,大麻子半升,牛蒡子(微炒)二两,防风(去芦头)一两,羌活一两,秦艽一两,枸杞子一两,当归(剉微炒)一两,桂心一两,虎胫骨(涂酥炙黄)二两,海桐皮一两,鼠粘子二两。【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二斗,浸经七日。【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挛急,顽痹不遂。

  乌鸡酿酒方

  【酒方名称】乌鸡酿酒方【来源】《普济方》【配方】乌鸡一双(其鸡先以笼养,用大麻子五升与鸡吃,吃尽即便将鸡去毛及肠胃净洗试干,将其肉碎剉,毛即烧灰亦同酿酒),羌活二(三两),桂心二(三)两,牛膝四两去苗,芎二两,防风二两(去芦头),附子三两(炮裂去皮脐,萆 三两),熟干地黄四两,乌蛇六两,海桐皮五两,丹参四两,白胶香三两,地骨皮十两,五加皮十两,百灵藤十两,松节十两。【制法】上件药都细剉和匀,以水一石煎取五斗,与曲末如常法同酿酒。【主治】风疾。

  乌金浸酒方

  【酒方名称】乌金浸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配方】黑豆(紧小者炒熟捣碎)二升,防风(去芦头)、桂心、附子(炮裂去皮脐)、羌活各二两,熟干地黄三两,乌鸡粪(雌者以大麻子喂笼七日后取粪)一两。【制法】上件药,细剉和匀,入于生绢袋中,用好酒二斗,于瓷瓮子中,重汤缓火,煮候药瓮子内有香气即止。【主治】治风疾。

  乌蛇浸酒方(二)

  【酒方名称】乌蛇浸酒方(二)【来源】《普济方》【配方】乌蛇六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防风(去芦头)、桂心各二两,熟干地黄四两,白蒺藜二两(炒去刺),天麻三两,五加皮二两,羌活三两,牛膝(去苗),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三两。【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以无灰酒二斗,于瓷瓮中浸,密封头,七日后开。【主治】风及白癜紫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海鲜过敏久治不愈怎么办

上一篇:

骨头坏死怎么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