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9个中医偏方告诉你怎么去湿疹

2019-02-22 22:05:46浏览:66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夏天雨水大,气温高,医院里面湿疹的患者骤增。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从五运六气学说的角度看,目前北京正值一年当中的第四步气

  夏天雨水大,气温高,医院里面湿疹的患者骤增。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从五运六气学说的角度看,目前北京正值一年当中的第四步气。今年的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太阳寒水,寒湿相合,寒雨下降,容易因感受寒湿而患呼吸道疾病、眩晕、皮肤病、寒性疟疾、腹泻、腰脊酸痛等病证。湿疹正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湿疹的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 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 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湿疹的呢?

9个中医偏方告诉你怎么去湿疹 山村

山村保健知识配图

  中医治疗湿疹的9个小偏方

  如果皮肤中出现了湿疹,那么可以将绿豆放入锅中翻炒,最后研磨成为粉末。将粉末和白醋进行调和,然后涂抹在患处。每天进行两次,一直连续涂抹上一个星期就可以从根本上痊愈。在治病期间,最好不要服用花椒还有胡椒,避免影响药效。

  将红枣和扁豆按照1比3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这两种食物放入锅中熬煮成粥,服用之前加入少量的冰糖。平时可以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不仅能够治疗湿疹,同时还具有保健身体的效果。

  将一个樟脑丸放入碗中,然后倒入半斤的陈醋进行浸泡,做好密封工作,三天后可以取出。将醋涂抹在患有湿疹的部位,一天涂抹三次,直到痊愈为止,效果很好。

  将水蛇去皮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块,然后放入开水中煮熟,去掉骨头;蟾蜍去爪子、头部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小块备用;将蛇、蟾蜍以及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熟,熬粥,加入调味品就可以了。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效果非常的不错。

  将薏苡仁还有粳米一起熬粥,然后加入少量的冰糖,日常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

  将干燥好的竹节菜放入水中煎煮,然后去除渣滓;在药液中加入洗干净的粳米,然后熬粥。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并且要温热之后再服用。这种偏方具有很好的利湿以及除风的作用,适合患有湿疹或者部瘙痒的患者服用。

  将乌梢蛇宰杀干净之后切片煮汤,随后在锅中加入准备好的猪脂还有食盐以及生姜,然后趁热服用。治疗湿疹的偏方有哪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偏方具有祛湿、解毒以及除风的效果,适合湿疹患者以及风湿痹痛患者。

  将五倍子放入锅中翻炒,颜色变黄之后取出来放凉,最后研磨成为粉末。将五倍子粉末涂抹在患有湿疹的部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将生黄柏、大枣碳等量准备好。然后将两种东西一起研磨成为粉末,加入适量的香油进行调和,然后涂抹在患处。如果说涂抹的时候身体出现液体比较多,那么也可以撒上一些干粉,每天进行两三次,效果非常的不错。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夏季养好精气神日常六大好习惯

上一篇:

热夏食欲不振十四招促进食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