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妙招教你如何调理宫寒

2019-02-23 01:49:16浏览:16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山村阅读配图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女性宫寒的现象就逐渐开始出现了。女性宫寒危害极大,需要及时的调理才行。中医调理女性宫寒

中医妙招教你如何调理宫寒 山村

山村阅读配图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女性宫寒的现象就逐渐开始出现了。女性宫寒危害极大,需要及时的调理才行。中医调理女性宫寒都有哪些方法呢?在这里,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医调理女性宫寒的妙招都有哪些吧。

  女性宫寒的症状

  望:经血颜色黯黑、白带色白清稀,面色黯黑或苍白无华,舌色黯淡,舌苔白而且水滑。

  闻:白带有腥味。

  问:痛经、黄褐斑、性冷、月经延期甚至闭经、腰膝酸冷、四肢不温。

  触:小腹温度较低。

  接下来,就来一起了解了解中医调理宫寒的方法。

235090-13040315553443.jpg

  中医调理女性宫寒的方法

  艾灸疗法: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日常运动:“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月经期间调养: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日常进补: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茶饮调养: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中药泡脚: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中医调理女性宫寒的食疗方

  暖宫蛋:红花暖宫蛋是一种食疗方法。取鸡蛋1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韭菜炒虾仁

  当归远志酒:全当归、远志各150克,好甜酒1500克。将全当归细切碎后与远志和匀,以白布袋贮置净器中,用酒浸泡,密封。7日后可开取,去渣备用。每晚温饮,随量饮之,不可间断。酒用尽,依法再制。活血通经,调和气血。适用于妇女经水不调,或气血不足者。

  鸡煮益母草:鸡一只(黑骨白毛者佳),益母草500克(分4份,一酒一醋、一姜汁、一川芎汁各浸透炒干)。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堂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酒送下亦可。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加归身120克、续断60克、姜末18克,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主治久不孕者。

  宫廷暖宫羹:可以温暖下身的元阳之气。材料为鹿茸粉0.5克、冬虫夏草1根、鸡蛋1只、食盐少许,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长期吃可以调理子宫的寒气,比服药效果更好。女性宫寒的可以试着服用。

  韭菜炒核桃虾仁:韭菜500克,核桃肉100克,虾仁20克,芝麻油、精盐、味精各适量;韭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虾仁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后再洗净备用;核桃去壳取肉洗干净备用;先将锅用旺火加热,下植物油,烧至八成热后入核桃肉、虾仁,改用中火炒至熟后,再入韭菜翻炒片刻,加精盐、味精调味后食用。适用于治肾阳虚、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白带清稀。

  饭前喝汤:子宫温暖,体内气血运行通畅按时盈亏,经期如常;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饭前喝汤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汤,例如酸辣汤、辣鱼汤、胡辣汤等,可以有效占据胃容量,减少进食量。另外它们所具有的温热性质,也可以缓慢地帮你蓄积体内热能,防止宫寒发生。

  鲍鱼滋补:中医认为鲍鱼滋补清热,可以滋阴养颜、清肝明目,是女性最好的补品。过去太医院进贡给皇后妃嫔们的中药丸,调和时不像现在使用蜂蜜,而是用鲍鱼汁。所以宫寒女性应该经常给自己做些鲍鱼食物。

  家常芋头:将芋头去皮,洗净后切成块,青蒜洗净后切成段。将锅上火加油烧热,倒入芋头,炒片刻后加盐、豆瓣酱、酱油炒匀,加入高汤。用中火煮5分钟后倒入青蒜炒匀,用大火收汁并加入味精炒匀,起锅装盘。芋头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本品对宫寒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女性为什么比男性脏好几倍

上一篇:

人身体上的8个“暖气”陪你过冬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