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性格爱生病,你属于哪一种?
性格不止决定命运,还会决定你的健康。《生命时报》综合美国生活科学网的报道,总结出“7种最爱生病的性格”。不妨对照看看,其中有没有你: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191.jpg)
1 自我防御型
这种性格的人总对别人疑心重重,充满敌意。他们极易把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这样的人很可能发展成心脏病患者。
研究表明,对别人怀有敌意、处处提防的人内心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导致体内一种叫C3的蛋白质含量骤升,该蛋白质和心脏病、糖尿病有很大关系。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211.jpg)
2 自暴自弃型
如果你的生活没有目的,那么你的生命也随之缩短。《身心医学期刊》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有强烈生活目标的老人在未来5年内死亡的几率降低了50%。
另一些研究也显示,有目标的人压力激素水平、免疫系统和心脏健康都有较大改善。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381.jpg)
3 烦躁紧张型
神经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停地担心并且意志消沉的人,要比同龄人过早地离开人世。
一项针对1800名男性长达30年的调查显示,烦躁不安的人最易通过吸烟安抚心态,但是这样短暂的缓解和香烟造成的长期危害相比,并不值得。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821.jpg)
4 意志薄弱型
约会迟到,制定的计划无法按时完成,这些貌似无害的习惯也会损害健康。
20多项研究均证实,自律性、组织性强的人要比意志薄弱的人多活2—4年。研究人员认为,能控制自己的人不容易染上抽烟、酗酒的恶习,所以他们寿命更长。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811.jpg)
5 焦虑不安型
焦虑好比给大脑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一遇到担心的事情就会发作。 研究表明,举止成熟大方、性格开朗的人相对于焦虑者患痴呆的几率大大降低。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281.jpg)
6忧郁羞怯型
忧郁、害羞的人不但在社交方面处于劣势,而且身体素质也大打折扣。
研究表明,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外周动脉疾病,早亡的几率更大。因为他们更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而忽略快乐的感受。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951.png)
7 压力重重型
长期的压力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流感和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另外工作升迁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你的精神压力随之升高,而看病时间却越来越少。
性格影响寿命!教你巧妙规避性格弱点 在所有的长寿秘诀中,性格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也许我们无法改掉性格,但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然后规避性格的弱点。《生命时报》特邀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上海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学新,为你详细解读“性格是怎样影响寿命的”。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891.jpg)
太乐观的人 易早亡
乐观有两面性,一方面乐天派情绪积极,看得开,可以减少发病率。但另一方面,过度乐观的人往往会忽视身心存在的问题,认为强壮到“什么病都不会生”,会错误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治疗不及时。
日本同志社大学研究者对减肥俱乐部的肥胖者进行调查后发现,越是性格乐观的人减肥成果越小。因为乐天派总是看到积极、有希望的一面,所以他们不是十分关心自己的体重问题。
相似地,乐观派对于自己战胜困难和疾病的能力非常有信心。这也解释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结果,过于乐观开朗的人易英年早逝。
因此,天生乐观的人一定要多留意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建立疾病是不可避免、无法预知的意识。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141.png)
敏感的人 相对长寿
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这也是女性更长寿的一大原因,因为她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会寻求支持。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男人具备一些女人特质,他们的生活压力会相对较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也减少。
这可能是因为这类男士更易跟别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并且会在需要时寻求帮助,而不是自己默默硬撑着,身体不舒服时也会向医生求助。 不过,倾诉应掌握一个度,可承受的事情就先自我化解,不要什么都倾诉,整天在抱怨。
![](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3/024529201.jpg)
有责任感的人 生病少
英国爱丁堡大学与格拉斯哥社会与公共健康联合中心的研究者发现,这种类型的人健康情况较佳。他们不太容易患各种疾病,如糖尿病等。
190多项研究综合表明,有责任心的人会持续进行锻炼、健康饮食等保健行为。虽然“有责任”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但不少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什么都爱往身上揽,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很多人把责任感都投入到工作上,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其实,我们应该培养一种意识,就是首先对个人负责,对健康负责,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山村保健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