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保健知识配图
冬季手脚冰凉如何调理
虽然北方已经大雪纷飞,但我们南方依然还是两件薄薄的衣服就扛住了。这个冬天就这样过啦?别急!相比起目前太阳高照的“晴冷”,即将到来的“湿冷”才是真 的冷。想过个暖暖的冬天,远离“手冷脚冷”怎么做?专家表示,要注重温补阳气,只有调补得当,才能达到冬“藏”的养生目的。
A、阳气不足导致“手冷脚冷”
有这么一群人,就算是年纪轻轻也特别怕冷,只要气温一降下来,无论捂得多严实,手和脚都难以暖起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大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李桂 明表示,从中医观点来看,冬天手脚冰凉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内阳气不足,也就是“阳不达于四肢”。一方面,人体是阴血和阳气平衡的整体,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 是健康的。可是如果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从而造成人体热量不足,难以温暖全身而出现寒象。因此怕冷其实是“阳虚生内寒”的结果。
另外,冬季是阳气内伏的季节,而手脚是人体血气循环的末端,血气不足,抵御力就不足,寒气容易借机入侵从而导致生病。冬天手脚冰凉,晚上入睡困难,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B、温补阳气吃羊肉
如果你以为,冷了就多吃辛辣的东西,甚至喝点小酒就能暖起来,那就错了。李桂明表示,这样只能起到临时暖身的作用。但如果想要冬天能御寒,那么就要注意调 理,例如冬天手脚冰凉怕冷、腰酸、性功能低下等多属阳虚体质,要注意补阳,可食用具有补阳助火、温肾助阳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虾、鹿肉或者核桃仁、韭 菜、鳝鱼等,这些对于提高御寒能力帮助很大。尤其是羊肉,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能暖中补虚、开胃健脾, 是冬令营养丰富的御寒佳品。 冬季手脚冰凉吃什么好
对于阳虚体质较重的人群,可进一步添加中药来调理,可选用附子、人参、肉桂、干姜、杜仲、肉苁蓉等。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另外,也可以通过泡脚等方式保持足部的温暖。所谓“寒从足生”,人的双足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功能。许多通往全身各处的穴位,大都交会在足部,通过足浴刺激这些穴位,可使体内外各种器官达到调节其阴阳的效果。
C、温补阳气≠壮阳
不少人看到韭菜、鹿肉、鹿茸等就认为是壮阳之物,男性就恨不得多进食,女性则少吃或不吃。李桂明表示,关于补阳、壮阳等许多人的认识存在误区。人们所认为 的“壮阳”与男性性能力相关联,指的其实是补肾阳,而补阳还包括了补心阳、脾阳等。值得一提的是,冬季所说的补阳,多指较为平和的温补,以韭菜、羊肉等食 疗调理为主,适合大部分人。而中医所说的壮阳,则是补阳的“升级版”,适用于阳虚情况较为严重的人群,需要医生对证添加药物调理。
另外,补肾阳其实并不是单指提高性能力,而是更多地包含全身状况的调理,如肾阳虚常见腰膝冷痛酸软、手脚冰凉、尿频等。李桂明介绍,一年四季都可以补肾, 但尤以冬天最为受补。大部分人都可适当进补,但切勿为达到“提高性能力”的目的而毫无节制地进补。
●养生食疗方
1.桑寄生肉苁蓉煲羊肉
材料:肉苁蓉15克、桑寄生15克、羊肉500克、盐2克。
做法:羊肉切小块,放入沸水中焯烫,捞起,然后与肉苁蓉、桑寄生盛入锅内,加18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续煮50分钟,起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较好的滋阳补气作用,但注意吃完羊肉后不宜喝茶,否则容易便秘。
2.山药炖羊肚 羊肚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材料:羊肚200克,山药150克,精盐、黄酒、味精、葱段、姜片各适量。
做法:将羊肚洗净,切成块。将山药洗净,切成片,同入锅中,加入精盐、黄酒、葱段、姜片和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慢炖至羊肚熟烂,去葱段、姜片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什么时候泡脚最好,手脚冰凉的人必看
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脚有好处,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不同的时间段泡脚,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如果想护肾,最好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效果最好。
为何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
泡脚泡多长时间最好?
泡脚时,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由于金属易冷,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参、当归;或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早上泡脚精力充沛
之所以选择早上泡脚,是因为夜间睡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脚掌上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洗脚时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间隙,能使大脑感到轻松、舒畅,使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给一天的工作“加满油”。
早上泡脚方法
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如果时间不充裕,仅进行1次即可,或者仅做按摩,不用热水浸泡。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一年四季用热水洗脚对人体皆有好处。所以,在平日的早晨不妨试一试。
宝宝手脚冰凉怎么办
宝宝手脚冰凉怎么办 专家教你如何缓解宝宝们手脚冰凉
小孩手脚冰凉多是由于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不好会让末梢供血不足,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从中医的理论来说,小儿经常手脚冰凉代表阳虚体质,是气血阴阳不足而致。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在平时给孩子做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搓手运动,也可以到医院进行小儿推拿,还可以服用一些疏通经络、温补阳气的药物。
内热分为实热和虚热
与手脚冰凉的症状相反,很多宝宝的手脚总是热乎乎的,像小暖炉一样。
现在小儿手脚热的情况非常常见,多与内热有关。而小儿内热分为实热和虚热。
那么,我们如何分清宝宝到底是实热还是虚热呢?
实热的孩子多半爱上火、经常口渴咽干,实热又可以分为胃实热、肝实热等。虚热的孩子大都脸色潮红,手心、脚心很热,晚上睡觉经常会踹被子,总想光脚丫。
手脚冰凉按摩什么穴位好
全身怕冷——大椎通阳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中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温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有手脚冰凉症状的女性朋友不妨每次洗澡时先用热水冲大椎穴10分钟左右,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这就起到了类似温灸的作用,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酷热时,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10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大椎穴还可以预防治疗感冒。如果觉得感冒袭来,出现头晕、头痛、鼻塞、咽痒等前驱症状,可以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就能帮助身体振奋阳气,抗御外邪。
上肢怕冷——阳池为主,按摩手臂
从手掌内侧往上抚摩,到手臂和肩部交接处,再从手臂外侧向下抚摩到手指,连续三次,然后抚摩另一只手臂。因为手臂上有三条阴经和阳经,抚摩手臂可以疏通手臂上的阴经和阳经,解决阴阳不和谐。
阳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顺着小指内侧下来直到腕背横纹处)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暧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症。刺激阳池穴,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下肢怕冷——按摩涌泉
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着搓揉各脚趾100余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按揉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搓揉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的症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