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拔罐有哪些常用的姿势

2019-02-23 19:40:18浏览:86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拔罐有哪些常用的姿势山村阅读配图  坐立位: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腰背脊椎两侧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

拔罐有哪些常用的姿势

拔罐有哪些常用的姿势     山村

山村阅读配图

  坐立位: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腰背脊椎两侧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侧卧位:侧卧位可根据治疗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俯卧位: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仰卧位: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科学拔罐 注意五大事项

  1.保暖:拔罐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3.不宜部位: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4.防止感染: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保健知识

  5.拔罐时间: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相应缩短。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夏季防暑知识

上一篇:

夏季防暑降温小妙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