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节后养生指南:冬春时节谨防皮肤“捣乱”

2018-12-08 21:34:23浏览:27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今年春节期间,恰逢开春,冬春季节变换,皮肤反应会有些敏感,除预防冬季皮肤瘙痒外,还要注意寒冷性荨麻疹。   预防冬季皮肤
今年春节期间,恰逢开春,冬春季节变换,皮肤反应会有些敏感,除预防冬季皮肤瘙痒外,还要注意寒冷性荨麻疹。

  预防冬季皮肤瘙痒

  切勿洗澡过勤

  冬季瘙痒是寒冷天气里比较常见的,患者以中、老年人以及干性皮肤的人最为多见,好发部位主要为下肢。瘙痒常阵发性发作,尤以夜间为重。情绪变化、被褥温暖、搔抓摩擦、饮酒或食入辛辣食物之后,甚至某些暗示,都可促使瘙痒发作或加重。因此有不少患者都觉得挺纳闷:“我怎么一到冬天身上的皮肤就变得这么干了,而且还感到特别痒,自己平时也挺讲卫生的,每天都洗澡,怎么还会得皮肤病呢?”

  冬天洗澡过勤,与本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老年人,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机能减退,皮肤比较干燥,如果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温度过高的洗澡水,很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预防冬季瘙痒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冬季洗澡不宜过勤,一般每周一次即可,洗澡时尽量选用中性的或碱性不强的浴液或香皂,以免皮脂破坏,皮肤出现鱼鳞状的斑块,并引起瘙痒;如果有市民已经习惯每天沐浴,洗澡时就尽量少用浴液或香皂。

  2.洗澡水温不宜过热,以人体不感到冷为宜,一般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

  3.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4.沐浴后,应趁身体未完全干透之前全身涂抹保湿剂,如维生素E尿囊素乳膏等。

  5.平时应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喝酒,少吃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6.内衣应选择宽松纯棉的款式。

  7.如室内使用空调,温度则不宜过高,可用加湿器或种植花草等方法来保持适宜的湿度,以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

  8.如果皮肤瘙痒加重并出现红斑、抓后破损、丘疹的症状,应尽早到医院皮肤科就诊,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及时排除一些可以引发皮肤瘙痒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异常等。

  中西医结合

  治疗寒冷性荨麻疹

  冬春季节,有些人一遇到寒风扑面或接触冷水后,全身就会出现发痒和起风团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寒冷性荨麻疹。刘冬梅说,它是一种获得性荨麻疹,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也可见于其他各种年龄。其特点是遇到寒冷空气、接触冷水或冰冷物体后,突然感到皮肤发痒,随之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孤立不成片。搔抓后皮肤出现明显抓痕,呈潮红色,可持续 30~60分钟,消退后还可以反复发作。

  寒冷性荨麻疹的判别很简单,只要用一块冰块放于前臂上,2分钟后全身瘙痒,产生风团或潮红色现象即可确诊,此实验称之为皮肤寒冷刺激试验。

  比较轻的寒冷性荨麻疹无需特殊治疗,脱离接触冷空气或冷水后大多会自行消退;但如果症状明显,而且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就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刘冬梅副主任医师说,如果单纯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疗效并不明显,最好同时服用中药调理。因为中医认为,寒冷性荨麻疹主要是因卫阳不足引起,如果使用益气固表、活血祛风止痒的中药对症治疗,连续4周以上就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预防寒冷性荨麻疹的关键是要做好保暖、防风,多喝热开水,避免接触冷水,同时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手套、围巾和耳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春夏季饮食减肥九法

上一篇:

要长寿 保护好五脏最关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