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练习瑜伽的好处有哪些?练习瑜伽的时间

2019-02-24 17:22:09浏览:99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你平时是不是都很专注于工作,而忘记了锻炼呢?其实利用空余时间我们可以练习瑜伽的,练习瑜伽的好处有很多,可以缓解你生活

  你平时是不是都很专注于工作,而忘记了锻炼呢?其实利用空余时间我们可以练习瑜伽的,练习瑜伽的好处有很多,可以缓解你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还可以塑造你完美的体型。但是什么时候练习好呢?练习瑜伽的最佳时间一定要把握好,不然会事倍功半哦。

  时间分配

  清早起床和晚上入睡前利用10~15分钟练习瑜伽呼吸和冥想;午餐前和下午茶的工作间隙利用瑜伽体位活动头、颈、肩,利用桌椅做一些原地的扭转和伸展。除此之外,周末的早晨放弃赖床的习惯,清晨的瑜伽练习能给你的周末生活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固定参加周末的瑜伽课程,生活

练习瑜伽的好处有哪些?练习瑜伽的时间       山村

  天马行空的SOHO一族——练习时间雷打不动

  你是一个工作时间由自己安排的自由职业者,那么作息时间不规律可能会是你无法坚持瑜伽练习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雷打不动的练习时间。

  时间分配

  最好是早上8点以前,一般此时你不太可能接受新的工作,所以注意力不易被打扰而能集中在练习上。这种规律的练习能让你从杂乱无序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身心的健康状况由此改善,坚持练习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当然,除了固定的清晨自我练习,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每周参加2~3次瑜伽课程来提高自我练习水平。

  居家的全职主妇——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的自我练习和瑜伽课程交替进行

  你的生活重心完全在孩子、老公和家务上,家人和做不完的家务不经意间成为你坚持瑜伽练习的阻力——清早准备早餐、送孩子先生上学上班令你无法把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瑜伽练习,下午4时左右可能还要惦记接孩子放学或是采购家用。

  时间分配

  对于你来说,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的自我练习和瑜伽课程的交替进行,能给你一成不变的居家生活注入新鲜感和充实感,使你在生活、心理上获得更多的平衡,这些体会也都将成为你坚持瑜伽练习的动力。

  中高级练习者的瑜伽升级版

  对于中高级练习者来说,选择清晨为每天的固定练习时间是极为必要的。在一天的开始,我们的精神是清醒而未被打扰的,此时你最有可能深刻体会身体、心理和精神的联系与协调,以及瑜伽作为一项“身心灵的艺术”的魅力,在一天天的积累中,你会很快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如果你希望进步得更快,那么每周还需要参加2~3次级别合适的瑜伽课程。先确定自己最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提高,然后根据自己的身心状况在一天之中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练习时间。比如,你想加强手臂力量或提高平衡性,那么上午的练习能获得最好的效果;你想打开髋关节或提高柔韧性,那么选择傍晚以后的瑜伽课程效果更明显,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人们的柔韧性在晚上要比早上好很多;呼吸和冥想的练习随时可以进行,但是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练习会给你带来神清气爽的开始和轻松舒适的睡眠。

  了解食物的消化时间

  进餐后多久才能练习,还要看你所吃的食物种类。

  不同种类食物的消化时间

  水果:30分钟~1小时,瓜类水果(如西瓜)最短,而香蕉最长。

  蔬菜: 45分钟~2小时,瓜类蔬菜(如冬瓜)最短,其次为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之后是叶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和十字花科类蔬菜(如西兰花),消化时间最长的是根茎类蔬菜(如红薯、芋头)

  谷物类:1小时30分钟~3小时,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如粥)消化时间较短,经过发酵且没有添加油脂的食物(如馒头、不含油脂的面包),也比较容易消化。

  蛋白质:1小时30分钟~4小时,牛奶、豆浆等流质蛋白质食品比较易消化,而要将牛肉、鸡肉等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完全消化则需要4小时或更长时间。

  脂肪:2 ~4小时,但是我们很少会单独摄取脂肪,通常是和蔬菜或谷物一同摄取。脂肪与谷物或蛋白类食物共同摄入的话会延长它的消化时间,所以类似蛋糕这种包含大量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大概需要3~4小时才能完全消化。

  瑜伽并非要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才能练习,太过饥饿时人体血糖水平大幅度下降,反而不利于练习。在三分饱的状态下练习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你在练习前一小时只吃了水果或容易消化的蔬菜或是只喝了一些粥,那么你大可不必因为它们而放弃练习。

  总结:对于不同德人选择练习瑜伽的时间也各部相同,那么,如何选择练习瑜伽的最佳时间?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你了解了吗?只有拥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达到练习瑜伽的最好效果。

  会变得健康充实,而这些良好的感觉会加强你坚持练习的决心和信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劈叉的好处和坏处

上一篇:

如何缓解腿部肌肉酸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