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吃干饭必备一锅汤。相信大家都知道喝水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不仅营养十分丰富,能够很好的被人体吸收,还能润肠通便哦。特别是广东爱喝煲汤,女孩子几乎都会保汤。汤要想要的好喝又营养,选择什么锅具就非常重要了。那么你知道煲汤用什么锅好,各种锅优缺点对比介绍。
煲汤用哪种锅好
一、煲汤用什么锅好,5种适合保养的锅具优缺点介绍
1、煲汤用砂锅最好,做出来原汁原味但是易龟裂
砂锅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一种炊具,它的特点是导热性比较差,这一个特性不但不是砂锅的缺点,而且是它突出的优点。它可以使锅内的食物和汤汁长时间地保持在微微沸腾的状态,由于火小,时间又长,最后可以使肉烂,汤汁鲜美,别具风味。
所以,砂锅炖鱼才是王道。古人云:病从口入,按现代医学的推论,人类的寿命远不至于现在的年龄,而是其两倍,如何才能达到自然寿命呢?专家建议大家使用砂锅:砂锅不含对人体有害的任何元素,煎炸炖煮对食物无任何质的变化,再加上合理的饮食,科学的食物调配,自然可以实现远离病魔,增加寿命。
煲汤时还可选择质地细腻、内壁洁白的沙锅,切莫使用劣质砂锅,因为劣质沙锅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煮酸性食物时容易溶解出来,有害健康。
新买的砂锅应先用洗米水浸泡一个晚上,让淀粉物质渗入沙锅的孔隙中,使其毛细孔更为紧密。沙锅不能空烧,在将沙锅放上炉子前,一定要先放八要煮的材料,同时必须先用小火烹调,等锅内的汤汁煮开后再转成中大火。如果在烹制过程中需加水,应加入温水,因为冷水与锅内汤汁温度相差过大会导致砂锅炸裂。
2、瓦罐味鲜香醇,但是耗时久
在南方,煲汤以使用瓦罐居多,因为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配合而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通气性、依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煲汤时,瓦罐可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量传递给内部材料,使汤的滋味更加鲜醇、食材更易酥烂。
提示:
千万不可将瓦罐直接放在大理石桌面或瓷砖地板上,温度相差过大会导致瓦罐炸裂。刚使用完的瓦罐需要等锅身的温度降低至不太烫手的程度时再清洗。
瓦罐与沙锅的提示内容可以相互参考。
3、焖烧锅,省煤气 适合大家庭饮用
焖烧锅煲汤的风味比沙锅略差,其内锅可直接放在煤气炉上烹调,操作十分简便。
提示:
使用新的焖烧锅前,可先在内锅中注入清水及适量白醋,放在煤气炉上煮沸,再用清水冲洗净,便可除去新锅的金属味;而外锅只须用湿抹布擦擦即可,绝不能放到炉火上烧,也不能放到水龙头下冲洗,以免破坏其保温功能。
4、使用高压锅速度快,但是营养损失较大
煲汤速度快。高压锅最大的特点就是快,能在最短时间迅速将食物煮好,营养却不被破坏,适于质地有韧性、不易煮软的原料。但高压锅内放入的食物不宜超过锅内的最高水位线,以免内部压力不足,无法将食物快速煮熟。
5、不锈钢汤锅:耐煮汤汁清淡,但不宜煲药膳
不锈钢锅也可以用来煲汤品。其特点为容量大、耐煮,可以用来煮鸡汤、排骨汤等需长时间熬煮的汤品,此锅煮出来的汤较为清淡,不像沙锅煮出的汤有种原汁原味的感觉。不宜用不锈钢锅煮一些加了中药材的汤品,因为中药里含有很多生物碱,加热过程中会与不锈钢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汤品的药用效果。
二、煲汤火候也关键
煲汤时,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煲煮,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肉类原料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使得汤汁浑浊不清,也影响口味口感。
煲汤时间没有一定限制,要视材料而定,但加热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破坏营养。一般鱼汤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3 小时左右足矣。此外由于参类中含有一种人参皂苷,如果煮的时间过久就会分解,失去其营养价值,所以煲参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左右。
用水量一定要盖过全部材料。建议加水量为每人喝汤分量的2倍,如果一个人喝2碗汤,即要加4碗水,如是3个人喝汤,至少要放l2碗水。煲汤时应尽量把水加足,不要中途加水,因为加入的冷水会使肉类原料遇冷收缩,使蛋白质不易释放融入汤中,严重影响汤水的质量。如果万不得已也只能加人热水,但这样也会冲淡汤水,破坏原汤本身的鲜浓程度。
煲汤的主要原料一般都是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原料,宜冷水下锅。因为如果水沸后再下锅,蛋白质会骤受高温而产生热变性凝固,使其表面的细胞孔隙闭合,细胞内容物就不能充分溶解到汤中了,汤汁也就会缺乏浓郁鲜美的味道。
煲汤用的食材种类繁多,要依食材的软硬程度、易熟程度先后放人。药材可随冷水一道入锅,也可煎汁使用;肉类食材要先放;一些不易煮熟烂的食材,如莲藕、竹笋等,可中途放入易煮的食材,如白菜、冬瓜等,要后放。
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煲汤的详细步骤,筒骨板栗煲汤的营养图文做法
主料:筒骨1000g,板栗20个,花生30g
辅料:料酒适量,盐适量,姜适量
美味做法步骤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1](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201.jpg)
1. 板栗备好。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2](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761.jpg)
2. 花生米用清水泡好。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3](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321.jpg)
3. 板栗切十字刀。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4](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181.jpg)
4. 板栗放锅里煮5分钟。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5](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611.jpg)
5. 筒骨洗净备好。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6](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251.jpg)
6. 放开水里焯水洗净。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7](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361.jpg)
7. 板栗放开水里煮5分钟后剥开。泡好的花生米洗净。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8](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741.jpg)
8. 坐锅烧水至开加料酒和切好的姜片。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9](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331.jpg)
9. 放板栗和花生米下去。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10](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731.jpg)
10. 加入洗净的筒骨。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11](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621.jpg)
11. 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小时。
![筒骨板栗煲汤的做法图解12](http://img2.shancun.net/201902/28/141835871.jpg)
12. 加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
花生和板栗都不会煮烂,所以先放也是没事的。中途不可以再加水。
四、在家煲汤要注意什么
1、选料要得当
这是制好鲜汤的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采购时应注意必须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核苷酸等,家禽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2、食品要新鲜
新鲜并不是传统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现在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小时~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3、炊具要选择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汤的滋味鲜醇,食品质地越酥烂。
4、火候要适当
煲汤时,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煲煮,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肉类原料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使得汤汁浑浊不清,也影响口味口感。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5、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6、搭配要适宜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到组合效应,这在日本的长寿地区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注意调味用料投放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通常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故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7、喝汤时间有讲究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道理。吃饭前,先喝汤,等于给胃肠加润滑剂,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能量。而饭后喝汤,容易引起营养过剩。
8、应该加多少水?
这可是煲汤的关键。研究发现,原料与水分别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汤,汤的色泽、香气、味道大有不同,结果以1∶1.5时最佳。对 汤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此时汤中氨态氮(该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于用水较少时。这是因为水的加入量过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没,影响了汤 中营养成分的浓度。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汤中氨态氮被稀释后浓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汤中钙、铁的含量以原料与水1:1的比例时为最高。
9、煲汤时间越长越没营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 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 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 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
五、什么时候喝汤最好
1.饭前喝汤
常言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是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同时饭前喝汤还有一个功效就是可以增强人体的饱腹感,这样就不会对食物有欲望,而且对于热能的吸收很有效果,饭前的一碗汤,大概可以吸收100-190千卡的热能,这样对于爱美人士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饭前喝汤可以有效的降低对食物的吸收,同时汤料也补充了人体所需营养,这样既可以起到供给营养,又能保持身材的效果,是不是很好呢。
2.饭后喝汤
饭后喝汤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适宜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等营养缺乏者、体质较差的老人,饭后喝汤对辅助消化吸收及补充营养有一定帮助。
所以,有营养学家认为,养成饭前或吃饭时不断进点汤水的习惯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发现,那些常喝各种汤、牛奶和豆浆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