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由于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不好,这样很容易就会容易把自己的胃吃坏,胃不好的话,就会有许多东西都不能吃,那么,女人胃不好可以吃什么养胃呢?
如果出现胃不好吃什么比较养胃呢
一、各种家常易做的养胃粥
1、陈皮粥
陈皮的作用:温和,辛、苦,归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消化,因为陈皮含有柠檬苦素等。
材料:10克陈皮、小米50克。
陈皮粥做法:首先将事先准备好的陈皮处理干净并切细用水煮,去掉渣取汁,然后将小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加入陈皮汁和适量的清水煮成稀粥每日服用一次即可。
2、鸡内金粥
鸡内金作用:可消食健胃,主治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材料:鸡内金100克、粳米100克。
鸡内金粥做法:先把鸡内金洗干净,沥干然后小火炒至黄褐色,然后研磨成细末,然后把粳米洗干净让如锅中,加入清水,待粳米要熟烂时放入适量的鸡内金粉末(如果比较懒也可以吧鸡内金切条煮,建议是磨粉效果更好),再微火煮一会即可食用。
3、山楂麦芽粥
山楂作用: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非常好。
材料:生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粳米50克。
山楂麦芽粥做法:先把山楂和麦芽洗干净,然后把米洗干净,把山楂和麦芽煎水,再倒入粳米煮成粥,加入少量白糖。每天服用1-2次。
4、核桃粥
材料:核桃。
做法:先将核桃和米分别用清水浸2小时,接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直至煮开,熬至米开花,再加入适量盐调味。
功效:核桃具有养胃保健功效,常食用核桃,可健胃开胃、增加食欲,对胃痛、慢性胃炎等有食疗作用。除此以外,核桃还能防癌抗癌,对胃癌、食道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泥鳅土豆大米粥
材料:泥鳅200克,大米100克,胡椒粉1克,土豆150克,醋15克,精盐2克,葱段10克,姜片2克。
做法:先将泥鳅宰杀、洗净、下锅,加水、葱段、姜片煎30分钟,再取汤。泥鳅汤下锅,加入大米、土豆丁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胡椒粉、醋、盐调味。
6、薏米山药红豆粥
做法:山药切块,红枣切碎;薏米大米洗净放足量水,放入山药;放入红枣加适量冰糖,一起煲至粥粘稠即可。
功效:山药有利于健脾养胃,薏米利湿健脾,红枣和胃养血,女性朋友有空喝一碗薏米山药粥有利于身心健康,防止胃病。
7、胡萝卜鸭肉小米粥
材料:胡萝卜1个,小米100克,精盐2克,鸭脯肉100克,鸡粉1克,胡椒粉0.5克。
做法:先在锅中加入清水,再加入鸭丁煮开,接着,除沫,加入胡椒粉、胡萝卜、小米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加盐、鸡粉调味。
8、燕麦粥
材料:燕麦、牛奶。
做法:先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直至煮开,把燕麦倒入水中,边煮边搅拌,直至再次较均匀煮开,也可加入牛奶,味道会更香浓。
功效:燕麦粥能益肝和胃,进而能治疗因肝胃不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不通畅等问题。
注意:燕麦虽有养胃功效,却不可多食。食用过多将会导致胃痉挛或腹胀等不适,对于胃炎患者来说,不宜食用,不然,会加重病情。
9、鲜芦根粥
做法:新鲜芦根100克,青皮5克,大米100克,生姜2片。将鲜芦根洗净后,切成一厘米长的细段,与青皮同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改文火煮20分钟。
捞出药渣,加入洗净的大米,煮至大米开花,放入生姜,再煮片刻,一日分2次温服。
功效:芦根清热养阴,青皮行气止疼,生姜和胃止呕,大米养胃益脾。以上诸药配伍得当,共达泄热和胃,养阴止痛之功效。
适用人群:胃热,脾胃虚弱患者。
10、薏米扁豆化湿粥
做法:粳米50克,薏仁、扁豆各30克,荷叶、佩兰各15克。薏仁、扁豆用温水浸泡2~3小时,再与粳米、荷叶一起煮半小时,收锅前加入佩兰。
功效:薏仁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扁豆甘淡温和、健脾化湿,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
适用人群:此方适合口甘苔腻及湿气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的人群。
11、牛奶粥
做法:大米100克,牛奶500克。大米淘洗干净,加水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成粥时,倒入牛奶搅匀,继续用小火熬煮约40-50分钟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据口味加糖或盐。
功效:补益气津养胃生肌。
适用人群:适合气阴不足的胃病,即气短、乏力、口干、内热的胃病患者,也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二、养胃汤
1、红参苓术炖牛腱
做法:红参、云苓8克、白术3克、牛腱150克、姜片适量。将牛腱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成。
功效:红参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
云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水,宁心安神。白术味甘微苦,性温,健脾燥湿、利水、安胎。牛腱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胀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者;病后体弱、营养不良者。
2、扁豆苡米炖鸡脚
做法:鸡脚100克、扁豆10克、苡仁10克、云苓6克、生姜1片。将鸡脚去衣洗净飞水,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服用。
功效:扁豆味甘性温,补脾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苡米味甘淡、性平,而强筋骨之效以鸡脚为最。
适用人群:因脾虚湿重所致之胃肠炎而见大便泄泻者尤佳。
3、红参石斛竹丝鸡
做法:红参3克、石斛3克、竹丝鸡150克、姜片适量。将竹丝鸡去毛洗净切块,再与洗净的药材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武火隔水炖2小时即可。
功效:红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石斛味甘性平,养胃阴、生津液、滋肾阴、润肺补脾除虚热。乌鸡治虚劳、消渴、滑泄、下利、崩中带下等症。
适用人群:气阴两虚之人而见神疲乏力、虚劳烦热、口干舌燥。
4、养胃冬瓜汤
做法:冬瓜(带皮)500克,火腿50克。将火腿先加入葱、姜,水煮半小时,再加入冬瓜,小火炖约15分钟,加入作料。
功效:冬瓜性平,冬瓜皮能利水、除热;火腿具有养阴和胃、健脾开胃的功效。
适用人群:此方可消暑养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胃口不佳的人。
5、双鱼汤
做法:花胶100克,鲜鱼腥草100克。花胶用水泡半天,切成细丝,加入1500毫升水,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熬煮约50分钟,再加鲜鱼腥草滚10分钟即可,调味后食花胶饮烫。
功效:清胃生肌止痛。
适用人群:胃热患者,即经常感觉胃里有灼烧感,及因热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胃不好怎么喝汤最健康
正确的喝汤方法是饭前先喝几口,为口腔、肠道涂抹一层润滑剂,减少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促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吃饭过程中可少量喝汤,对食物的搅拌和稀释有很大帮助,有益于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最后吃完饭过半个小时后再喝一小碗汤。
对于胃酸分泌增多的人
一些煲汤(鸡汤、浓缩的肉汤)能刺激胃酸分泌更多,易引起烧心、打嗝等不适。总是有泛酸等不适的人,要少喝肉汤。
饭前少喝或不喝汤
饭中间喝很多汤或者饭后再大量喝汤,对于胃下垂的人也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会让胃部更为沉重。
要喝汤,建议吃饭时也要缓慢少量地喝
多吃菜,或者最好在饭后半个小时再喝,以一小碗为宜,大约100——200毫升。
喝汤要适量
有胃病史的人切忌暴饮暴食。
饭后不要立即喝汤
因为:饭后已经出现饱腹感热量已出现超标,如果再喝汤,就会造成营养过剩。饭后喝汤会冲淡胃液,把进入胃里混合好的食糜稀释,从而影响消化吸收。饭后喝汤使胃的容积变大,使胃产生容受性舒张,分泌更多的胃液给胃肠增加负担。
喝汤的速度不宜过快
宜小口慢喝,这样才有利于消化吸收。
喝汤时注意汤的温度不宜过高
以免造成口腔、食道黏膜烫伤,引起病变,一般五十度为宜,不超过六十度。
不要用汤泡饭
因为在咀嚼食物时主要靠唾液将食物润湿粘成团,通过不断咀嚼同时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帮助消化杀菌,如果将汤和饭混在一起,食物没得到充分的咀嚼,各种酶还来不及分泌,食物就随汤一起进入消化道,这样一来必定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加了胃的负担,时间过长还会引起胃部病变。
肉渣才是主要蛋白质
正确的吃法应当是既要喝汤也要吃肉,如果牙齿不好的话,嚼不动就应该在炖汤之前把肉切碎剁碎这样比较好。
喝汤不能长期只喝一两种
应该各式汤饮交替,更能增加食欲,平衡营养。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经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为宜。
晚餐则不宜喝太多的汤
否则快速吸收的营养堆积在体内,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尽量少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做汤料
如老母鸡、肥鸭等。若使用它们做汤料,最好在炖汤的过程中将多余的油脂撇出来。而瘦肉、鲜鱼、虾米、去皮的鸡或鸭肉、兔肉以及冬瓜、丝瓜、萝卜、魔芋、番茄、紫菜、海带、绿豆芽等,都是很好的低脂肪汤料,不妨多选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