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的劳累晚上是给人休息睡觉最佳时刻,但是总是会有一部分人群经常失眠到快天亮然而第二天总会觉得很疲劳,那么,老年人失眠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吧。
晚上老人总是失眠怎么办
1、做好心理准备
老年人如果出现了暂时性的失眠,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态,不要着急上火,如果刚刚躺下就开始担心睡不着的问题,那么就可能会导致真的睡不着,如果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对于睡眠问题保持一颗顺其自然的心态,那么就可能会变成良性循环,失眠对中老年人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
2、保证睡眠环境适宜
保证睡眠环境的适宜是尽快进入睡眠状态,摆脱中老年失眠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卧室要保持适宜的亮度、空气要保持流通清新、温度要保证适宜、不能出现各种噪音,床上的被褥也一定要清洁柔软。良好的睡眠环境能够使得中老年人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与失眠说拜拜。
3、保持规律的作息
睡眠时间最好是放在晚上,白天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锻炼,比如晨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最好是等到有睡意的时候再上床休息,不要再床上看电视或者是看书等。如果实在是睡不着可以起床做点比较枯燥的事情,相信很快就会有睡意,那个时候再上床就能够很快入睡。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经常容易发生失眠的老人,应该在饮食上尽量的保持清淡滋补。同时最好是不要抽烟、喝酒,也不能喝浓茶或咖啡。最好是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非常有利于睡眠,也可以吃一点饼干和水果,都有利于入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太甜的食物,因为甜食容易使人产生紧张,不利于睡眠。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
简单治疗老人失眠的几种食疗方法
①龙眼肉粥:
取龙眼肉30g、大枣5颗、粳米60g共煮,龙眼肉含有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可以滋补强身,还有镇静预防失眠的功效。
②糖水百合:
取百合100g,白糖适量入锅,加水500cml,煮至百合烂熟,一定要温热服用,百合味甘补虚清心,除烦安神,微寒无毒,白糖益胃养心,对失眠疗效最佳。
③热牛奶:
安眠效果可与安眠药媲美。牛奶的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它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产生困倦感觉的血清素(五羟色胺),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产生睡意(在睡前1小时喝)。
④桂圆莲子粥:
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补脾、养心、益肾。取桂圆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对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泻稀薄者尤为适用。
⑤乌灵参炖鸡:
将鸡去除内脏,把乌灵参100克用温水浸泡4~8小时后洗净切片放到鸡腹内,再放进砂锅加佐料和水清炖,熟后放少许盐即可食用。该膳色泽乳白,有浓厚蘑菇香味,服后补气健脾、养心安神,对失眠者疗效甚佳。
⑥小米粥:
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类中独占鳌头,食后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量,能起良好的助眠作用。
⑦莲子芡实猪肉汤:
莲子肉50克,芡实肉50 克,猪肉200 克。将猪肉洗净切成块与莲子肉、芡实肉一同煨汤,熟后用食盐调味食之。
⑧柏子仁炖猪心:
猪心一只,柏子仁10 克。将猪心洗净血污,然后把柏子仁放入猪心内,隔水炖熟服食。有良好的安眠效果。
家里老人长期失眠有什么危害
1、导致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虽然是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疾病,但是做好预防就能够避免。而老年人失眠的问题就是最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的一个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老年人的失眠的问题。并且尽量尽快的治疗这个问题,让老年人能够少受伤害。
2、记忆力下降
要是老年人患有失眠,记忆力也是会不断的下降,总是丢东忘西的,慢慢的就会导致健忘症,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大家对这些老年人失眠的危害要重视起来,要在患者出现该病后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让患者尽可能的少受伤害,尽量让患者不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和健忘的症状。
3、破坏消化系统
患者出现失眠之后,其消化系统也会受到一定的伤害,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体质比较特殊,本来由于消化系统退化就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现在出现失眠,就会更加加重该症状。老年人失眠还会增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你知道老年人有哪些养生小常识吗
1、健身强体八字经
“童心、龟柔、猴行、蚁性”若能坚持做到即可延年益寿。
童心:尽量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恢复到童年的心理状态,抛开一切烦恼,做个“顽童”。这样,心胸坦然了,免疫系统功能也加强了,自然就不易染病。
龟柔:注意学龟柔,与人和蔼相处,不要一点小事就动怒,更不要出言伤人。若常与人争、动肝火,容易患高血压,这种性格的人,一旦患有高血压与冠心病,极容易发生脑溢血与心肌梗塞。
猴行:人到中老年,活动少,躯体缺乏锻炼,肌肉会慢慢萎缩,内脏功能也逐渐衰退。若学猴子那样多活动,能使体内气血畅流,不易发生脑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时躯体与内脏的功能得以维持正常,衰老的进程会延缓,自然就可益寿延年。
蚁性:人到中年,其性格往往变得比较孤僻,步入老年,更易患孤僻症,不大愿意与人往来。这样,烦恼就容易缠身,从而衰老现象也就来得早些。如果像蚂蚁那样成群活动,平时多与人接触,多与人谈谈心,相互交流,可以使自己过得轻松愉快。由于闲聊也有益健康,谈话要用脑,可促使大脑运动加快,脑力活动加多,从而促使大脑思维,防止大脑的衰老。
2、血压的形成与标准
血压是指血液流动在血管内对动脉壁所产生的压力。血压的数值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规定为:收缩压90-140mmHg(12-18.7Kpa);
舒张压60-90mmHg(8-12Kpa)。
3、如何确定高血压
血压有无增高,要通过血压计测量才能确定,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并无什么症状,只有少数会有头晕、头痛、失眠、心慌、气短、乏力、耳鸣等表现。但大多不被重视,以致最后发生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中中老年人应主动定期检测血压。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即为高血压。但应在不同日期检测三次均升高才能确诊。
4、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
心脑血管病包括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中风等,是我国乃至世界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疾病威胁。在我国的疾病死因构成占第一位,特别是脑血管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有:
(1)人类寿命延长,使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2)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3)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4)社会竞争增强,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增大。
5、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意外,或称“中风”。包括脑血栓、脑出血、脑栓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为缺血性中风。病人多数表现为半身瘫痪、失语迷等。
诱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高年龄(年龄高于50岁)、高体重(肥胖)、吸咽、高盐饮食等。
脑出血的预防:(1)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压。(2)避免情绪激动。(3)避免头颅外伤。(4)注意有无出血性疾病及脑动、静脉畸形存在。(5)饮食清淡、低盐、低胆固醇饮食等。
脑血栓形成的预防:(1)控制高血压。(2)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糖、高血脂。(3)戒烟、低盐、低脂饮食。(4)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6、如何推迟脑血管硬化
适当控制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有效地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如果是高血压病人,把血压维持在正常值的上限左右,过高过低对脑循环都不利。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对抗脑动脉硬化的措施。
7、避免高胆固醇食物
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肥肉,肝、脑、肾、肺等动物内脏,螺内、墨鱼、骨髓、猪油、蛋黄、奶油等,中中老年人应避免经常服用。
低动物性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瘦肉、鸡肉、瘦鸭肉、鱼肉、豆制品等中老年人可经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