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期末考了,还在为背书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而苦恼吗?不用担心,小编就教你不同科目的背诵技巧,让你轻轻松松背好书,考试再也不用担心。
不同科目要如何背书呢?
一、历史
历史讲究细节,是最考验记忆的科目,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准确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特别是对于没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常会感到无从下手。
建议同学们:
首先,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回归教材,把考试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知识链,做到“心中有书”。一张卷最多考查三十几个知识点,因此要牢记重要知识点,弄清易混知识点,熟悉一般知识点。
再者,在复习时需要先理清横向和纵向的知识脉络,从宏观上去把握,从微观上去记忆。历史事件从时间上有先后关系,从逻辑上有因果关系,同学们要把主干知识背下来,通过反复“读书”即使记不住,能快速找到也好。还要将易混知识点归类整理,以便考试时查询。
二、英语
英语单词完全没必要去死记,也不用太刻意去记。通过阅读各种由易到难的教材或其他材料,慢慢地单词量就会提高很多。阅读时,可定个计划,比如:第一天,读1-4课,第二天,读3-6课,这样每次读4课,每课读2遍(计划可自己灵活调整)。每次先朗读课后单词,再阅读课文,不认识单词作记号,文章看不懂时,也不用太深究。阅读完一本书后,可再翻到每课,将作记号的单词朗读和抄写一遍。这样学习,每个生单词,先后用不同的方式,朗读、阅读、抄写,学习了三四遍,大半已在无意中记住。如果生词又在后面的文章中遇到,就会记得更牢了。
三、政治
政治则讲究系统化,因为政治得分的高低取决于你所提到的得分点的数量,而要把所有知识点都答出来,除了要记得它们,还要把握这些的得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适用的情况。
第一,要做到理解概念,心中有数:
政治不像有些考生理解的那样,是一门一味死记硬背的科目,其实它是一门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科目,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非常强。那么,如何做到理解与背诵的相辅相成呢?考生要做的是通读复习材料,而不是只看课本上或者老师勾画的重点。每个知识点都有着最核心最凝练的话语,但是考生很难通过一两句话将知识点理解透彻,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复习材料例如辅导书来帮助理解。
第二,要学会逻辑构图,梳理结构
有些考生的单个知识点背的很熟练,但是每当要将知识串联起来的时候大脑中却一团乱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同学文科单科很好,但文综分数却很一般的原因,融会贯通能力不足直接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点逻辑图,梳理各个部分的知识结构。在逻辑图建立中,试着像图书馆一样把每个考点都囊括进来,把重点内容按照大框架、大目录、小目录总结出来,达到看到大框架,就能想起该框架下面的知识点,让自己像图书馆一样,运用到哪个知识就信手拈来。
第三,就是回归题目,验证成果:
有了前面两大宝典的记忆技巧,相信考生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知识点内容,理解也好、梳理也罢,最终目的都是要做对题目。在题目完成时,知识点从大脑中迅速调动出来,如果碰到卡壳的情况,一来说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二来说明考生需要翻过头重新复习该考点,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记忆的一大法典。
四、地理
地理是文科中最具有理科气质的科目,单纯靠记忆是学不好地理的,它最讲究理解和总结规律。地理分为人文和自然两个部分。
自然地理可分为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几个方面来记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各地理事物上述几个方面情况形成的原因,将这些地理状况与太阳的运动等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以理解为主,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要想从一个条件分析出其他方面的情况并不困难。
人文地理则可按劳动力、原料、燃料、技术、交通等几个方面来记忆,结合太阳活动规律、大气活动规律等自然规律来记忆。人文地理相对要比自然地理难学,因为它非常之灵活,所以在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多读一些相关的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五、语文
古诗、古文段落等,多朗读几遍,大半内容都在无意识中记牢。对于古文,可有口无心地朗读,朗读中会越读越顺口,通过抑扬顿挫自然形成断句,之后无论是理解句子意义还是背诵,都不在话下。
六、化学
化学习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以及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排列,是化学知识的灵魂,是可以把所有化学知识串连起来的提纲,最好能把它记牢。此时,也可通过朗读来背诵:每周或每天抽一分钟时间,将周期表前35个元素,每5个一组,朗读一遍,再把8个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朗读一遍。一般朗读七八遍后,自然就记牢了。同时记牢的还有周期表的图形结构,以后推算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列时,会经常有急智闪现。
七、数学
对于公式来说,尽管内容少,但很难被大声朗读出来,此时可通过抄写来记牢公式。在学数学物理之前,就先搜集教材上的公式,每天抄写一遍。通过抄写,可熟悉书中的符号体系,学习自然会更轻松。抄写四五遍后,阅读教材了解公式的推导。以后抄写时,就可以一边抄写,一边在脑中进行公式推导和证明,或者抄写公式的变式和结论,或者改变抄写顺序,先抄难再抄易,由较难公式反向推导容易公式。一般抄写七八遍后,会在大脑中形成公式图形记忆和公式网。这样记住公式之后,根本不会担心遗忘。到了考试前,提前七八天,每天再抄写一遍,对公式自然变得极其熟悉。
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将所要学习的材料连续反复学习多次,直到熟记为止,这种方式称为集中学习;把所要学习的材料分散在几段有一定间隔的时间内进行学习,这叫分散学习。实验表明,分散学习是优于集中学习的。背一遍文章,如果连续诵读可能要十遍才能熟记,如果每天诵读一遍,可能只要六七遍就能熟记。
如何有效背诵全文?
串联法
![不同科目的背诵技巧,让你轻松有效率的背书 山村](http://img2.shancun.net/201903/03/145452721.png)
线索法
![不同科目的背诵技巧,让你轻松有效率的背书 山村](http://img2.shancun.net/201903/03/145452581.png)
比较法
![不同科目的背诵技巧,让你轻松有效率的背书 山村](http://img2.shancun.net/201903/03/145452811.png)
图画法
![不同科目的背诵技巧,让你轻松有效率的背书 山村](http://img2.shancun.net/201903/03/145452281.png)
欣赏法
![不同科目的背诵技巧,让你轻松有效率的背书 山村](http://img2.shancun.net/201903/03/145452781.png)
支点法
![不同科目的背诵技巧,让你轻松有效率的背书 山村](http://img2.shancun.net/201903/03/14545225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