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虽然容易考但要想拿高分却十分的难,因此是不少人所苦恼的。那考研政治要如何得高分呢?考研政治答题有什么技巧吗?下面就来看看考研政治答题的技巧,让你拿高分。
考研政治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12种干扰项设置
1、张冠李戴
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或相近的时事作干扰选项,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时事,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2、鱼目混珠
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在政治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3、偷梁换柱
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选项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选项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可选。
4、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选项舍去即可。
5、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看来,选项意思和题干非常吻合,其实是以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法。答这类题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6、因果倒置
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解这类题,一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因果 关 系是否成立,选项是不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选项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
7、同义反复
这种手法通常是在果因型,或者题干有"说明"、"表明"之类的选择题中,设置重复题干意思的选项,考生如不仔细辨析,就会错选。解这类题,要注意将选项和题干逐一比较,舍去不属于题干的原因的选项,如果是最佳选择题,只能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选项。
8、以偏概全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选项,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选项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选项舍去。
9、添枝加叶
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选项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10、似是而非
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选项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选项所干扰。
11、答非所问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识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解答这类试题,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选项。对那些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不论其本身的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12、舍本求末
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二、多选题解题技巧
(一)答题思路的关键
正确和切题。"正确"即选项观点正确,先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留下正确的选项。"有关"即选项的观点与题设的题意有关联性。如果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毫无关联;或者是对题设意思的变相重复;或者选项的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设的规定性,都必须排除。
(二)多选题答题技巧
1、又偏又难的知识点一般可以排除
从命题特点上看,正由于多选题难度系数高,则考察内容的难度会相对降低。一般不会把又偏又难的知识点,作为多选题的首选。也即多选题又偏又难的知识点考试概率低。
2、选项对立取其中一个
在政治多选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如果有选项表述彼此对立,或者矛盾,则其中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3、选项相互支持,两个都选
假若有两个选项A和B,A可作为论据支持说明B,或者因为A所以B。那么,AB都是正确答案。同理,假若有三个选项A、B和C,AB可作为论据 支持说明C,或者说是,因为AB所以C。
4、经验、常识、政治意识错误,直接排除
在多选题中,有些选项不受题干内容限制,凭借经验、常识或政治意识即可直接判断是否是正确答案或者错误选项。也就是说,这类选项通常在任何的语言环境中都是正确或错误的。
(三)多选题答案的"概率"
1、"4选3"答案组合永远较多
多选题答案的组合只有3种组合:4选2、4选3以及4选4。15年真题多选题有12道"4选3"、3道"4选2"、2道"4选4";14年真题多选题有8道"4选3"、6道"4选2"、3道"4选4"。往年真题中"4选3"组合的答案比较多,其他两种组合的则相对较少一点。在做完题后,可以检验一下"4选3"的答案是不是相对较多。
2、多选题的干扰项在18个左右
17道多选题,共有68个选项。通过对历年真题进行统计,最多的一年干扰项是22个,最少的一年是14个。取中间值大概干扰项是18个。可以根据此点进行检查。
3、四个选项全选的最大可能性是形势与政策部分
形势与政策一般是按照中央文件出题,尤其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全选情况很常见;但是近几年也出现非全选的情况,这主要是出题者加入一些明显的错误选项。所以时政部分,没有明显错误的可以考虑全部选上。
4、马原部分基本没有全选
纵观各年真题,马原部分四个选项一般都会出迷惑项。也就是说马原部分全选的概率很低。如果你做出的结果有全选的情况,需要仔细斟酌。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把握五大要素
1、掌握政治理论考试科目的基本原理
考试大纲中“评价目标”的总要求提出:“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一总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查的重点。大家要具备这种能力,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前提,如果不熟悉和掌握基本原理,就谈不上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评价目标”的第二条中指出:“要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可见,政治理论课各学科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理论,是考查的重要目标。从历年考研的政治理论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各种题型、各个学科,均围绕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命题。同学们应将其作为复习备考的重点。
2、重视新的重要理论和大政方针
在近年的政治理论考试中,除了考查政治理论课中的一般原理外,还经常考查大家对党的新理论和大政方针的理解和运用,即对“国策”的把握程度。
3、关注和剖析社会现实问题和理论“热点”问题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方面的试题,固然把政治理论课中的基本原理作为重要的评价目标,但是根本的评价目标是: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这一“能力”的考查方面,“评价目标”中提出了两个具体要求:“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要适应上述考查目标的要求,大家首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关注和熟悉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当前的理论“热点”、某些理论是非问题;然后尝试运用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去分析、解剖,或采取在同学中进行讨论的方式,提高运用基本原理去理解、认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
4、熟悉已考试题,即“真题”
有些同学不大注意对真题的阅读和思考,认为这些题既然已经考过,就不会再重考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真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往往能较好地体现对重要考点的考查,是命题人呕心沥血的经典“杰作”,具有比较深远的使用价值,它们在各年的试题中,常常改头换面,以新的形式出现,有的差不多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所以大家必须重视和熟悉已考的“真题”。这是其一。另外还有两个重要理由:一是真题往往从不同角度实现对某些知识点深层次的考查,内涵较为生动和深刻,熟悉和思考真题,可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二是真题中真切地体现着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命题方式,体现着命题的规律和特点,熟悉真题,在一定意义可以说,就是在熟悉“敌情”,即新试题的“样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思索和归纳,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升我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由此,可以看出真题之重要,必须认真对待。
5、演练模拟题
模拟题是对考试真题的模仿和预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可参考性。如果仅是靠阅读原理、熟悉真题,还不能真正提高应试能力;要真正提高应试能力,还必须演练相当数量的有质量的模拟题,特别是演练分析题,在演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对命题规律、特点的把握程度。此外,通过经常的演练,能够提高答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实战能力,大家切记不可忽视备考中的这一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