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织纹螺长什么样,误食织纹螺中毒怎么办

2019-03-03 20:42:46浏览:2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织纹螺是螺中的一种,对于织纹螺相信很多人都应该有吃过,尤其是福建莆田这边的,经常吃织纹螺,但对于不知道织纹螺是什么人就很

织纹螺是螺中的一种,对于织纹螺相信很多人都应该有吃过,尤其是福建莆田这边的,经常吃织纹螺,但对于不知道织纹螺是什么人就很想知道织纹螺长什么样?织纹螺是有毒性的,要是误食织纹螺中毒了该怎么办?

织纹螺长什么样,误食织纹螺中毒怎么办    山村

织纹螺长什么样?

织纹螺长什么样,误食织纹螺中毒怎么办    山村

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约指甲盖大小。织纹螺含有河鲀毒素易导致食物中毒,从外表看来,织纹螺形似圆锥体,大小与指甲盖相仿,盘旋8层,基部收缩。织纹螺的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炒熟的麦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

误食织纹螺中毒怎么办?

织纹螺中毒是没有解药的

这是神经毒性,至今没有特效药。这几年医院对病人多数是采取催吐、排泄、洗胃等办法,加快新陈代谢,尽量少地让人体吸收。好在总有人中招,但没发生过死亡的病例。

早在2012年,卫生部就发公告称: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公告明确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风险警示:食用织纹螺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织纹螺长什么样,误食织纹螺中毒怎么办    山村

食用织纹螺为什么会中毒?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割香螺、小黄螺等,多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其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织纹螺本身并无毒,其致命毒性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使织纹螺体内产生一种名为“石房蛤毒素”的有毒物质,5-9月份为毒性高发期。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石房蛤毒素”毒性大增,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经检测,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

那么,食用织纹螺中毒有什么症状?

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中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织纹螺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死亡率极高。如果食用织纹螺后,短时间内出现恶心腹痛,唇、牙龈、舌头周围刺痛、麻木等中毒初期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说明情况接受救治。

毒性较强的织纹螺,成年人约食用10g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

省海洋渔业局渔业处副调研员刘定康曾表示,其毒性比砒霜还要高上百倍,吃一颗就可能致命。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我国共报道织纹螺中毒事件55起,中毒人数433人,其中48人死亡。

可以食用的织纹螺

织纹螺长什么样,误食织纹螺中毒怎么办    山村

不可食用的织纹螺

织纹螺长什么样,误食织纹螺中毒怎么办    山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

上一篇:

雪崩前有什么预兆,遇到雪崩如何自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