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风寒冷,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缺水引起皮肤干燥,而皮肤干燥又极容易导致皮肤瘙痒,有的甚至会出现红疙瘩,那么,冬天皮肤瘙痒起红疙瘩怎么办呢?
冬天皮肤瘙痒起红疙瘩有什么办法呢?
1、多喝水
多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成人每天从饮食以及喝水中摄取的水分至少需要4000毫升,而在冬天更要多喝水。
虽然没有规定每天喝多少杯水,但应该养成饮水习惯,不要怕经常跑厕所,以不感觉口渴、不感觉干燥为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渴了再喝水,这表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
2、多吃养血滋阴润肤食物
既然瘙痒离不开血燥,那从最根本处入手,当然需要养血滋阴。
平时可适当吃点当归、生地、熟地,同时还可以多用沙参、麦冬、百合、雪耳、石斛、南北杏这些材料煲汤,如南北杏、瘦肉煲雪梨,百合、玉竹、麦冬和莲子几种材料煲猪骨汤等,清润滋阴的效果也非常好。
除了汤水,两米粥的滋阴效果也不错,按3:7或4:6的比例取糯米和粘米一起煲粥,口感软糯之余,也是相当滋润的。
同时,还可多吃一些滋润的水果和蔬菜,如白萝卜、大白菜、柚子、橙子、香蕉、豆制品等;而含有丰富骨胶原的鸡爪、猪蹄、牛筋这些蹄筋类食品也可多吃,对于润肤有很好的功效。
3、忌吃燥热食物和海鲜
要想皮肤好,还要管住嘴巴,在出现瘙痒时,避免与辣椒、火锅相遇,对于烟、酒、浓茶、咖啡这些刺激物也要少碰,至于鱼、虾、蟹这类高蛋白的海鲜,也要暂别,以免本来敏感的皮肤更加瘙痒。
4、保持室内舒适的湿度
据了解,健康的相对湿度环境是45%~65%,处于这种环境中,人体感觉最舒适,病菌也不易传播。但冬天要维持这个湿度,就需要人为努力。
可通过多拖地、使用加湿器、在室内摆放水养绿叶植物甚至洒水等方法,来增大室内湿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加湿器时,不要过分“贪心”,并不是湿度越大越好,湿度太大人体免疫力会下降,同时也容易感觉疲倦。
5、洗澡水不宜过热
不正确的洗澡方法也是造成皮肤瘙痒的原因之一。由于气温下降,美美地洗上一个热水澡是最舒服的事情,但是如果洗澡水的温度过高,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大量流失,破坏其保护功能,因而洗澡水的温度与体温差不多就可以,以37-40℃最适宜。
同时对于天天洗澡的南方人来说,沐浴露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有些人以为皮肤瘙痒是因为洗澡洗得不干净,就用沐浴露大力搓澡,这样做反而会使皮肤越加干燥,使瘙痒加剧。
因此冬天可以隔一两天使用沐浴露,其余时间只用温水洗澡,因为温水的去污能力也是足够的。擦干身子后,还要第一时间涂上润肤霜,使肌肤得到滋润。
另外,特别建议在洗澡前后喝一杯温开水,这样可以补充身体在洗澡过程中流失的水分。
3、取暖器不要长时间使用
天气寒冷,不少家庭都会使用取暖器,但不管是电热毯、石英管电暖器、暖风机还是空调,使用时间一长,不仅使局部取暖部位变得干燥,整个人体都会变得干燥。
因此取暖器不宜长时间使用,最好在身体感觉暖和后就暂停,而且不要只对着身体某个部位不停地烤;同时还要配合方法,增大室内的湿度,并且多喝水。
冬季皮肤瘙痒吃什么
1、中药治疗方法
因血虚肝旺而引起的全身性瘙痒,以养血润燥、镇肝熄风为治则,可用蚕砂或褚桃叶煎汤去渣入浴,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因湿热下注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瘙痒,以清热利湿止痒为治则,可用地肤子、蛇床子、苦参、丹参、艾叶煎汤熏洗局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
也可采用针灸疗法,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
2、多吃豆类和杂粮等食物
由于维生素B族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维生素B族会使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生障碍,影响细胞功能,容易引发皮炎、痤疮等皮肤问题。
因此,我们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麦麸、豌豆、糙米、黄豆,以及酵母、香菇等。
3、冬瓜皮泡水
将晒干的冬瓜皮煎水后沐浴,然后再将冬瓜皮贴于皮肤瘙痒处,可以止痒。冬瓜皮味甘,性微寒,有清胃热、利水消肿等功效。
冬瓜皮还能防治液体外渗,一些皮肤瘙痒后感觉皮肤肿胀、水肿的患者,或者因长时间静脉滴注导致皮肤肿胀并外渗液体的患者,用冬瓜皮水擦拭和贴瓜皮于滴注处,每天两次,可以消除水肿、防止液体外渗。
4、鲜韭菜水
将鲜韭菜与淘米水按1∶10重量配好,先泡两小时再一起烧开,除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洗后勿用清水过身。1日1次,连洗3天。香菜泡酒用白酒将香菜浸泡2小时,然后用香菜蘸酒涂抹瘙痒处,可很快止痒。
5、适量的茶水
每天适量饮茶也有助于防止皮肤瘙痒,因为茶叶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锰是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之一,锰元素对人体皮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增强人体抗皮炎的能力。
缓解皮肤瘙痒的民间方法
1.花椒泡水用500毫升沸水冲泡100克花椒,浸泡24小时后,滤去花椒,用花椒水涂于患处,可以止痒。若在此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效果更佳。
除缓解皮肤瘙痒外,花椒水还能用来治疗荨麻疹和褥疮。一般每天使用一次,一周后便可见效。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体质者不能使用花椒水。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花椒水触及眼睛。
2.冬瓜皮泡水将晒干的冬瓜皮煎水后沐浴,然后再将冬瓜皮贴于皮肤瘙痒处,可以止痒。冬瓜皮味甘,性微寒,有清胃热、利水消肿等功效。
冬瓜皮还能防治液体外渗,一些皮肤瘙痒后感觉皮肤肿胀、水肿的患者,或者因长时间静脉滴注导致皮肤肿胀并外渗液体的患者,用冬瓜皮水擦拭和贴瓜皮于滴注处,每天两次,可以消除水肿、防止液体外渗。
3.鲜韭菜水鲜韭菜与淘米水,按1:10重量配好,先泡两小时再一起烧开,除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洗后勿用清水过身。1日1次,连洗3天。
4.香菜泡酒用白酒将香菜浸泡2小时,然后用香菜蘸酒涂抹瘙痒处,可很快止痒。
有些人对油漆过敏,不但发痒还有红肿现象,这时候可以用韭菜或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组成)煮水洗澡,不但可治皮肤痒,对头皮屑、头皮痒等症状也有效果。
皮肤瘙痒起红疙瘩要注意什么
皮肤瘙痒顾名思义就是患上该疾病之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瘙痒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红疙瘩导致其出现的病因主要是环境以及日常饮食。
1、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调节,快乐生活;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多的水果、蔬菜。采用一些比较温和型的化妆品。
2、服用药物
可以在白天服用无镇静作用的息斯敏、西替利嗪等,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如果全身瘙痒难忍者,可服非那根或赛庚啶等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也可以用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霜剂来治疗。
3、过敏引起的湿疹
首先要注意下饮食、药物、环境气候变化及接触等影响;其次是多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必要时建议去正规医院做个全面体检,排除下内脏系统疾病。可外搽海普林和派瑞松,口服抗组胺药物、皿治林及维生素c及调节皮肤免疫药物、天晴甘平等。
4、过敏体质
人的过敏体质是比较难以矫正的,所以还是要注意尽量少接触过敏源的,这样的话是比任何药物的治疗效果都来的比较好的。或者考虑到药房买些抗过敏的药物来服用的,也是可以减缓痛苦的,但是也是很难彻底根治过敏情况的。
5、生活要有规律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均衡的饮食及充足的睡眠
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用冷水洗脸,以增强肌肤抵抗力。要保证皮肤吸收充足的水分,避免炎热引起的皮肤干燥。避免过度的日晒,使用敏感肌肤专用的防晒品,否则会引起皮肤受到灼伤,出现红斑、发黑、脱皮等过敏现象。
选用敏感系列护肤品,如:敏感面霜、细胞乳液霜等,以镇静肌肤。使用同一牌子化妆品,选择不含浓烈香味、不含酒精等刺激性的化妆品。选用特效的敏感精华素,使皮肤增加纤维组织,使薄弱的皮肤得以改善。
经常洗头,养成每天洗头的习惯,可防止敏感物质如灰尘、花粉等附着在头发上,进而引发皮肤过敏。尽量不化浓妆,在皮肤过敏后,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保养护理。多摄取维生素A,C及E等,这些都是对皮肤有益的,对健康皮肤如此,对敏感皮肤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