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会通过拔罐来减肥或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拔罐是除湿气的一种方法,但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跟别人拔完罐后皮肤上所呈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是怎么回事?是身体不健康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拔完罐皮肤上的颜色是啥意思。
一、如何鉴别拔完罐皮肤上的颜色?要如何应对?
二、拔罐后身上的颜色什么时候能消?
三、拔罐后颜色如何快速消除?
四、拔罐后要注意什么?
五、身体哪些部位是不能拔罐的?
六、拔罐的好处是什么?
如何鉴别拔完罐皮肤上的颜色?要如何应对?
拔罐后皮肤出现丹砂红点
在拔罐后,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罐印中则出现了丹砂红点,通常表示有感冒症状。
拔罐后皮肤颜色怎么鉴别
怎么处理: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感冒症状。
拔罐后皮肤出现血水泡
拔罐后拔出血水泡,是拔罐时间太长导致的,拔罐时间应该控制在12~13分钟左右,不应超过15分钟;
不同颜色预示的健康状况
怎么处理:建议消毒把局部水泡挑破,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做治疗。
拔罐后皮肤没有明显变化
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这表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
总的来说,拔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疗法,皮肤就算出现一些颜色和形态变化也不要过于担心,平时注意调理身体即可。
拔罐后皮肤鲜红色
拔罐之后皮肤出现鲜红色比较少见,但如果拔罐之后发现皮肤变成了鲜红色,这就说明患者体内有内热情况。
怎么处理:日常饮食应该多吃一些降火的食材如山药、冰糖雪梨等清内热,也可以服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败火。
拔罐后皮肤流黄水
拔罐后出现黄色的物质,说明体内可能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怎么处理:利用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在皮肤表面用莲花针敲刺后皮肤恢复,过一段时间再拔罐,此时会将体内的淤血一同排出体外。
拔罐后皮肤紫黑而黯
一般表示体有血淤,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怎么处理:劳损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烫疗,利用热疗活血通络。如果拔罐后一个月黑紫罐印还没有消退,可以去推拿科就诊,热敷,如果没效,应该去检查血小板数值是否正常。
拔罐后皮肤紫色带斑块
如果拔罐后不仅仅是皮肤发紫,同时还伴随着斑块,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
怎么处理:对症驱寒为主,可以用毛巾热敷,有助于驱寒活血。
拔罐后皮肤灰白色
如果拔罐的位置发白或者是没有颜色改变,触摸拔罐部位不能感到温热,那么说明患者体内的湿寒气比较重,因为人体内湿气严重,会因为水湿多而毛孔一时无法完全排除体外。
怎么处理:体内湿气重,单靠拔罐可能无法全祛除湿气,最好的方法便是让阳光照射。人体内的阳光便是阳气,补充阳气才能让湿气消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服用一些祛寒湿的药物如肉桂、干姜、丁香、吴茱萸等进行调理身体。
拔罐后皮肤暗红色
如果发现皮肤虽然是发红,但是并不是鲜红色而是色泽暗淡,那仍旧是内热症状,但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身体中出现了血枯而导致血液运行不畅的症状,这种状况一般都是患者患了血脂高等疾病。
怎么处理: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泻火和活血,这样就可以恢复健康。
拔罐后皮肤出现褶皱
这是由于患者的体内被风邪入侵了,常见在冬春季,最好应该立即接受治疗,避免并且加重导致患上皮肤疾病。
拔罐后内壁出现水气
如果拔罐后部分罐子中出现水气,则预示着所拔罐的该部位内有湿气。
怎么处理:拔罐本身具有祛湿作用,可以搭配祛湿的食物补充营养,如薏米粥、冬瓜汤、小炒扁豆、酱汁淮山、老鸭芡实汤等以促进健康恢复。
拔罐后身上的颜色什么时候能消?
拔罐后大多数人都会留下一些紫黑色的印子,由于个人体质不同,颜色深浅程度不一样,印记消失的时间也会不同。
一般来说,颜色较浅的3-7天就会消失;颜色较深,体寒瘀血严重的,可能需要半个月才会消失。如果拔罐后一个月,皮肤上留下的黑紫色印子还没有消退,则要去医院检查血小板数值是否正常。
其实,主要还是跟自身的代谢快慢有关系。代谢快的3天、5天就消完了,目前大部分人在7天左右,这种情况说明代谢一般,如果10天以上还没有消退的话,也说明你的代谢比较慢。
tips:在这期间,最好不要去揉搓这个有颜色的印子部位。
拔罐后颜色如何快速消除?
1、热敷:拔罐后如果气血不足,体内有寒气,行经不畅,就容易出现血淤现象,用毛巾热敷能促进气血通畅,加速淤血吸收,促进黑色印记消失。
2、按摩:按摩和热敷一样,能促进淤血的消散,但是要注意按摩力度轻柔,按摩前最好能涂一些玫瑰精油,这样活血效果会更好。
注意:上面方法适用于拔罐12小时后。拔罐12小时内,为避免对拔罐部位造成创伤,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进行局部热敷或者按摩。
拔罐后要注意什么?
拔罐后注意3小时内不能洗澡
一般来说,拔罐后3小时内是绝对不允许洗澡的,最好在24小时后洗澡。因为刚拔罐完洗澡的话不仅违背拔罐效果,同时也会损伤皮肤。还有,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此时洗浴很容易受凉、感冒。当然,具体拔罐后多久可以洗澡主要还是视拔罐后皮损状况而定,因为拔完罐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损,如皮肤出现红色、紫色,黑紫色,水泡等。
拔罐后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拔罐后要注意保暖,这是拔罐后很重要的一条。因为拔罐后患者的身体都会比较虚弱,并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张的状态之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注意保暖,令风邪入侵体内,不仅不能够令身体快速的恢复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并且患上风寒感冒,这对于身体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拔罐后不要外出,更不要马上吹风扇或空调,能出汗是最好的。
拔罐后注意做好起罐工作
起罐的时候手法一定要轻柔,千万不能够硬拉或者旋转,否则容易伤到皮肤。起罐时,一般先用一手夹住火罐,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
起罐操作方法:
l、侧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2、立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拔罐后注意床单及衣服的卫生干湿状况
拔罐以后尤其要注意睡觉时床单的以及平时穿的衣服的卫生及干湿状况。因为拔罐后皮肤处于很脆弱的状态,要是床单或衣物不够卫生和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拔罐后注意做好拔罐用品的消毒
拔罐结束之后记得应该将所有的用品进行消毒,同时施术者的双手也要进行常规消毒,这样对于下一次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拔罐后出现出血情况不要紧张
拔罐后出现出血情况并不需要很紧张,而是应该用干净的干棉球吸干血迹就可以了。出血的原因是由于拔罐之后局部皮肤出现了红晕或者是淤血,这都是正常现象,过段时间之后会自行小时的。如果淤血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这个位置不能够进行再次拔罐哦,而是应该换一个位置。
拔罐后有水泡不需特别紧张
如果出现了水泡也不需要特别的紧张,这主要是由于留罐时间太长导致的。如果皮肤上出现的是小水泡,那么不需要特别的紧张,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只要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就可以了。如果是大水泡,那么最好用干净的针挑破,令里边的液体流出来,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出现感染的情况。
拔罐后注意紫印没消失不宜重复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没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继续拔火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强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实,这种是错误的。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身体哪些部位是不能拔罐的?
1、头面部位
一般而言头面部位不建议进行拔罐,因为这样很可能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皮肤浅薄不易吸拔,还有就是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做拔罐,而头顶就是这样的部位。
2、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
皮肤若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时,火罐易脱落,起不到拔罐效果。因此,在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不宜拔罐。
3、重要脏器体表部位
在拔罐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身体重要脏器相对应的体表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热力可直达脏腑,可能会对脏腑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如心口、眼睛等位置。
4、肢体末端
在肢体末端,一些神经分布多,直接会很痛,有可能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的穴位,这些部位不建议进行,如:隐白穴。
5、孕妇腰骶部
孕期妇女进行拔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妊娠期间,小腹部依旧腰骶部是禁止艾灸的,否则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孕妇本身是不建议拔火罐的。孕妇拔火罐可能引起先兆流产。尤其是腹部、腹股沟的位置,更加不能拔火罐。
6、其他禁忌部位
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自然也是不能拔罐的;还有,皮薄、肌少、大血管以及筋肉结聚处(如腋窝、颈动脉处、委中穴等)也不宜进行直接拔罐。
拔罐的好处是什么?
1.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2.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3.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