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坐久了对身体不好,但是很多上班族却因为因为工作原因,必须一整天的坐着,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感到腰酸背痛,但是却又没办法,那么,久坐的危害有哪些呢?
久坐的危害
1、腰椎病
原因:由于长期久坐,或者有的坐姿不良,或总是固定一个姿势而使得腰部软组织长久处于张力状态,软组织缺血,而产生腰肌劳损。
2、痔疮
长时间保持坐姿,腹部血流速度会减慢,下肢静脉血不能回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直肠静脉丛容易发生曲张,导致血液淤积,最终形成一个静脉团,即痔疮。
3、屁股“生茧”
屁股“生茧”即臀部长出硬疙瘩,并隐隐作痛,即坐骨结节性囊肿。原来,人体臀部的骨骼是由骨盆构成的,其中坐骨是构成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坐骨可分为上下两个分支,两支骨会合处即坐骨结节。
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在坐骨结节的顶端长有滑囊,滑囊能分泌液体,以减少组织间的摩擦与受压。然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滑囊也随之发生了退行性改变,液体分泌减少。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或有盘腿久坐的习惯,容易使坐骨结节与坐凳“硬碰硬”。
还有长期不合理的摩擦、挤压、负重、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创伤性滑囊炎的发生,而这种滑囊炎大多发生在一侧坐骨上,这可能与坐力的不平衡有关。滑囊炎发生之后,囊内充血、肿胀、浆液性渗出物增多,迁延日久积液就会变得粘稠、混浊、纤维素沉着而发生粘连。这时,滑囊壁增厚、滑膜表面粗糙,最后,形成了囊肿。
4、腰椎间盘损伤
研究表明,人体在坐位时,如果保持正确的坐姿,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是平卧位时的6倍;如果坐姿不良,压力会飙升到平卧位时的11倍。长时间坐位工作使背部肌肉处于极度牵拉状态,极其容易引起腰背肌劳损,破坏腰椎稳定性,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5、尾骨受伤
原因:你是否经常感到臀部尾骨隐隐作痛,有时接连两三天都令你坐立难安?请别忽视这样的症状,这是女性易患的疾病——尾骨受伤。尾骨疼痛的症状包括臀部尾骨附近有压痛点或腿痛现象,范围包括尾骨、提肛肌及周围的软组织等。长久坐姿不正确,压迫尾骨神经,即可造成尾骨受伤而疼痛。
6、伤肾
久坐不动会压迫位于臀部和大腿部的膀胱经,造成膀胱经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膀胱功能失常,而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这样就会引发肾功能异常,所谓“久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
7、心脏病
久坐时,肌肉燃烧较少脂肪,血液流动缓慢,脂肪酸沉积在血管,极易阻塞心脏血管。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发现,与每周坐不到11小时的人相比,久坐超过23小时的人,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的几率高出64%。
8、心功能减弱
原因: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人体对心脏工作量的需求随之减少,血液循环减慢,日久则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如何解决久坐问题
1、对抗久坐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动起来。每隔1-2个小时,最好站起来,上上厕所,或者动动身体,别老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
2、可以转动头部,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额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然后缓慢做头部圆周运动,并向左右两侧倾斜10-15次。再将腰背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缓解肩颈不适。
3、可以通过叩腰缓解腰部不适。先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着力,有节奏地、交替呈弹性叩击骶部。可先从骶部向上叩击至手不能及为止。再向下叩击至骶部,从上至下,如此反复。
以上的这三个方法都很简单,适合我们在工作闲暇的时候使用这些方法。不过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治疗的效果的话,还是要采取中医按摩的昂奋方法。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治疗很多疾病,而对于上班族久坐引发的问题也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按压公孙穴
上班族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
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
中医按摩手法
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2、揉捏风池穴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上班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风池穴
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中医按摩手法
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3、滚揉后溪穴
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
后溪穴
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
中医按摩手法
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
4、按摩太阳穴
脑力工作压力大,头晕、头疼是常有的事,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
位于双眼的眼角与其平行发际连线1/2处。
中医按摩手法
午饭后揉一揉太阳穴,三五分钟即可,往往有不错的提神醒脑的作用。
5、按按承山穴
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男性按此穴能缓解登山、骑车后的腿部不适。
承山穴
在腓肠肌肌肉分叉处的下缘。
中医按摩手法
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6、刺激明眼穴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明眼穴
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
中医按摩手法
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缓解久坐小办法
1、平板支撑
我们非常喜欢这种瑜伽姿势。这个动作能同时快速活动三大肌群:你的手臂、腿部以及核心肌群。面朝下俯卧,双腿并拢,前臂放在地上。肩部到肘关节间的手臂部分保持垂直,脚趾翘起以向上推。收腹提臀。然后撑起你的身体离开地面,这样从足部到肩部保持一直线,同时颈部前倾成一线。这样最好能保持 25 秒,如果能达到 45 秒则更好;最多 2 分钟。太棒了!
2、干洗腿
用双手先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往回摩擦到大腿根。用同样方法再摩擦另一条腿,重复数遍。此法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可预防下肢静脉曲线,下肢水肿和肌肉蒌缩等。
3、大腿与地面平行
将椅子调高,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可以降低对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压力,预防肌肉骨骼疾病;选择靠背椅,在腰部放一个卷起的毛巾或靠枕;手、手腕和前臂在一条直线上,使小臂放在办公桌上时肘部成直角;头部和身体保持直线,稍微前倾;肘部应靠近身体,弯曲90—120度为宜;双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双脚平放在地板上;椅子最好加个垫子。
4、扭膝
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可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5、踮脚
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尖,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相当于心脏脉搏排血量。所以,久坐的人,最好每坐1小时就做1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