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做梦是很正常的,相信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有做过梦,但要是每晚都做梦,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睡眠问题,第二天就会很没精神。为什么会经常做梦?该怎么办好呢?
一、为何每晚睡觉都会做梦?
二、不同做梦内容代表身体哪可能出现问题
三、如何才能睡个好觉?
四、小妙招教您如何少做梦一
五、小妙招教您如何少做梦二
六、睡觉做梦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吗?
为何每晚睡觉都会做梦?
1、睡眠环境的改变同样可能引发多梦。例如搬新家,亦或者住校初期都可能有一段时间的失眠多梦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突然改变了熟悉睡眠环境,需要时间适应,过了适应期之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经常做梦是什么原因
2、负面情绪引发多梦。是人都摆脱不了七情六欲,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当情绪引发多梦的时候,我们不要过重关注多梦本身,而是应该注重情绪的调节,不要治标不治本。
3、心理压力大导致多梦。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人感到岌岌可危,怕明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没有工作的人,过重的心理压力足以摧毁一个人正常的生活规律,多梦也就不足为奇了,学会释放自己,释放压力可以改善这种现象。
4、病痛导致多梦。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的防线都十分的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从而引发多梦。此时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身体调养,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抵抗外界不良刺激,其次是心态的调养,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
5、不良生活习惯引发多梦。有很多人喜欢吃夜宵,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生活习惯,临睡前吃东西尤其是吃的过多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引发多梦。当然不只是吃宵夜,过度饥饿亦或者是临睡前剧烈运动及作息无规律都可影响睡眠,引发多梦。
6、睡眠规律颠倒引发多梦。白天工作晚上睡觉是一个人正常的生活规律,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打破了这个正常的生活规律,变成晚上“工作”,白天睡觉,强行改变生活规律,自然会出现种种状况,多梦便属于其中之一,只要调整回正常的生物钟相信此现象会有所改善。
7、做梦本属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再加上老一辈的传统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对梦这一生理现象不科学的解释,使人们对做梦感到恐惧,从而加重了心理负担,从原有的正常生理现象变成了病态现象,从而引发失眠多梦。科学认识做梦现象,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缓解因为此原因引发的失眠多梦。
不同做梦内容代表身体哪可能出现问题
一是梦到白天发生的琐事
梦到白天发生的琐事,这些人睡眠浅,意识还在活动。中医讲“脾主意”,做这些梦的人,消化功能(胃)、吸收功能(脾)不好。中医认为人睡着了,魂休息了,魄还在工作,这时候胃肠还在蠕动、消化、吸收。脾胃功能差,光靠魄的工作不足以完成任务,就要调动本该休息的魂帮助它工作,这样就产生了梦,还会流口水。
针对这种消化不良导致的梦,我们应该帮助他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魄力,夜里消化食物的时候就不用扰到自己的魂,梦也就会少一些。
二是常做一些离奇的、跟自己的生活无关的梦
常做一些离奇的、跟自己的生活无关的梦,梦到的事情莫明其妙,这种梦我们管它叫做“神游物外,魂不附体”,跟肝脏有关。“肝藏血,血摄魂”。
做这些梦的人收不住血、藏不住魂;我们一般用滋补肝血的方法帮他收摄魂魄、安心入睡。对此,中医有个方子——酸枣仁汤:我们一般把酸枣仁炒熟以后用它煎汤煮水,加一些植物,其中有我们常用的茯苓,茯苓又叫茯神,有安神的作用。
三是作怪梦、作噩梦
作怪梦、作噩梦,梦见自己从高楼上摔下来,或者被人追杀,或者看到血淋淋的场面,或者是被狗咬、被蛇咬,或是梦见死去的人,或者梦到自己掉到肮脏的地方。
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肾的问题,肾是人体主惊、恐的,如果人的肾气或是肾精受到伤害的话,往往会做一些比较惊恐的梦。一般做这些梦的人都有过一些失精或是受惊吓的经历,或者是家庭、亲人间产生了变故。对于这些人,我们一般用热性的药物帮助他们去除寒痰和瘀血;另外还要加矿物药。中医认为矿物药比较重,能够去怯。我们一般选择的矿物药有龙骨、牡蛎、贝壳、磁石。如果梦境特别惊恐,我们会用少量的朱砂。当这些人把寒痰瘀血去掉以后,这些梦会自然的消失。
如何才能睡个好觉?
1、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仅能改善体质,而且还有助于夜晚入睡。但是运动也要看时间,睡前两小时不建议剧烈运动,否则反而会加重失眠。
助睡眠的小妙招让你安睡整晚
2、保证舒适的睡眠环境:睡觉时应避免房间温度过高或太凉、避免太过潮湿或干燥。保持一个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您的睡眠质量。
3、睡前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许多人认为睡前喝点小酒能够帮助睡眠,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够深入。酒精表面上会让人更快入睡,实际上它反而会抑制你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4、要想保证睡眠质量,应该在睡前避免摄入酒精、烟草、咖啡等物质。
5、避免过度午睡:现在流行一句话“中午不睡,下午奔溃”,适当的午睡能够缓解大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但午睡时间若过长,一方面容易让人昏沉提不起注意力,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晚上失眠。健康的午睡时间应该保持在40分左右。
6、放松心情:人偶尔做梦是非常正常的。许多人会不自觉地把梦里发生的事情作为对人生的预测,从而增加自己的压力。心理学家认为梦是多元的,可能包含着做梦者的人际交往和情绪反应。放松自己的心情,平和心境,避免过多的负面思绪,就能有效避免多梦。
小妙招教您如何少做梦一
1、不要打破你的睡眠习惯, 每晚要按时就寝。
2、睡前不要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 也要避免剧烈的运动或体力劳动,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在户外散步。
3、睡前梳梳头, 能使头皮发热,疏通头皮下的血液, 起到保护头皮的作用, 并且促进入睡。
4、睡前要养成用温水洗脚的习惯, 这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很快入眠。有条件时, 最好泡个热水澡。
5、内衣要干净、宽松, 有条件的话, 可以穿用宽松的睡衣,被褥要保持干净, 经常晾晒, 以保持干燥和舒适。
6、不要故意给自己加压,不少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中生活,在压力中迎接挑战,觉得那是一种惬意、满足。但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压力多了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就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7、学会宣泄,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如果自己觉得心理压力过大,就可以去看心理医生,寻找解脱的良策。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以通过运动、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看电视、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找适当的场合大声喊叫或者痛哭一场。
8、对待病痛,心态要端正,无论何病,意志和毅力都是最重要的,从古至今,患病者能够康复,都得有十足信心的前提下,再配合大夫的合理治疗,俗话说的好,宁可长穷了相,不要长穷了命,可见疾病对人的打击之大,把心放宽,心胸豁达,对疾病是最好的抗衡手段之一。 因此,我们要积极乐观的对待身体上的病痛,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心情、积极治疗。
小妙招教您如何少做梦二
1. 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3.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 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5. 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 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6.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睡觉做梦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吗?
按睡眠时的脑电图模式,我们把睡眠周期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睡,它是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这一阶段人很容易醒来,我们平常也把它称之为静息状态或半睡状态,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
第二阶段——浅睡,这一时期容易觉醒,入睡困难者,常自行惊醒,我们平常也把它称之为已经睡着了,持续时间大约20分钟;
第三阶段——中睡,这一时期意识消失,不易觉醒,我们平常也把它称之为睡沉状态或沉睡状态,持续时间大约40分钟;
第四阶段——深睡,这一时期睡眠深沉,觉醒相当困难,我们平常也把它称之为睡“死”了,持续时间大约20分钟;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这一时期眼球快速转动,大约50-60次/分,我们平常也把它称之为做梦状态,持续时间大约5-10分钟。
在整个睡眠周期中,做梦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在快速眼动阶段,我们所记住的梦绝大多数也是睡眠的做后一个周期所做的梦,前面的周期所做的梦绝大多数都“忘”掉了。
由此可见,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人每夜都在做梦,做梦对人有百益而无一害。
这是因为第一,大脑利用做梦来清除白天脑工作所产生的垃圾;
第二,大脑利用做梦来整理白天所学的东西,帮助相对应的功能区进行记忆,也就是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第三,大脑利用做梦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从而提高身心健康;
第四,平常情况之下我们所利用的脑功能区只有5-10%,90-95%处于休眠状态之下,夜晚我们利用做梦来让休眠区保持其功能;
第五,大脑各功能区白天受自我控制,到了夜晚自我控制减弱,这时候各功能区进行整合、弥散、放电,所以就出现了离奇古怪的梦景;
第六,我们的身体的某些部位感觉不是很灵敏,比如内脏的痛觉,夜晚做梦可以让我们从变异的梦境之中觉察痛觉的来源,进而提高这些区域的保养。
有人说自己多梦,其实是他们自己对做梦过分关注的结果,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让自己进入了焦虑、紧张和恐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