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吃盐多了有什么坏处会得病吗

2019-03-04 02:01:00浏览:8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盐是我们平常炒菜煲汤常用到的调味品。有很多人比较能吃盐,炒菜盐放的少点就会一点味道都没有,会自己再加盐。但你知道吗,

  盐是我们平常炒菜煲汤常用到的调味品。有很多人比较能吃盐,炒菜盐放的少点就会一点味道都没有,会自己再加盐。但你知道吗,盐吃多了对身体很不好。那么,盐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吃盐多了有什么坏处会得病吗    山村

  盐吃太多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危害?

  吃盐过多会伤肾

  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导致血压增高,还会导致血管硬化。另外,吃盐过多,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1.png

吃盐多了有什么坏处会得病吗

  吃盐过多可致癌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但是吃盐过多也是有很多的危害的。多吃食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疾病。医学家建议,应该使城市每人每天吃盐量从现在的20克左右降低到10克甚至5克以下,以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专家称,有近50%的中老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6克的临界值。

  吃盐过多易浮肿

  很多人胖的时候是下身浮肿,穿的鞋子变得紧绷,其实是体内的盐分在作怪。中医认为身体浮肿是因为多余的水分未能被排泄而蓄积在体内时所发生的现象。一些人试图通过排汗或利尿进行减肥,实际上也是暂时消除了浮肿,对脂肪难以起到根本减少的作用。想要减肥的话,最好就控制饮食,加上体育锻炼,另外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少盐。

2.png

  吃盐过多易长斑

  研究证实吃盐过多肌肤上更加容易长雀斑,女人们一定要开始警惕了,食盐过多,除可使面色黑黄外,也有可能导致面颊长出雀斑。若同时摄入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过多,则会影响肝脏正常代谢而使雀斑更显眼。可见雀斑容易爱上饮食口味重的人,女性一定要注意。如果是自己做饭的时候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如果外出吃饭也要记得点清淡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减肥,也有利于保健和美容。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睡眠猝死怪罪吃盐过多

  睡眠猝死症近年在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及菲律宾肆虐,过去16年共夺去超过5000人的性命。有专家怀疑,这种病可能和饮食习惯偏咸有关。50年代的调查发现,超过五成死于此病的人都有急性胰腺炎,而胰腺炎起因,可能是因菲律宾菜偏咸所致。不过他说现时专家未能确立其因果关系。泰国一项同类调查亦发现,出现睡眠猝死症的原因,可能和食用鱼露有关,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定,但是总结起来说吃烟多对四季养生是不利的。

3.png

  如何正确吃盐?

  忌在容器内敞口长期存放

  碘盐如长时间与阳光、空气接触,碘容易挥发。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内,用完后将盖盖严,密封保存。

1.png

  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质结合后会被破坏。据测试,炒菜时如果同时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盐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会下降。

  少买及时吃

  有很多人会大量购买食盐,在家里“囤货”。事实上长时间放置,会使食盐中的碘在热、光、风、湿等条件下分解挥发。所以我们应该少量购买、用完再买。

  忌高温 炒菜出锅时放盐

1.png

  在炒菜做汤时千万不要在温度最高的时候放盐。温度越高越会使食盐中的营养成分发成变化,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0%,中间放碘盐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食用率为90%;凉拌菜时放碘盐食用率就可以达到100%。

  控制盐的摄入量

  人体对钠的安全摄入量为1000-2500毫克,盐中含40%钠,也就是每日只能摄入2.5-6克食盐,就是两个啤酒盖那么多的量。除了食盐能够提供钠之外,盐腌食品如咸菜、酱制品、咸鸡蛋等都含有较高的食盐量。在生活中,应该警惕这些“隐性食盐”的过多摄入。

  高血压病人不能吃太咸

  高血压的起病因素很多,有的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但与血管的紧张度,心脏的搏血量以及血液循环的总量有关是肯定的。高血压的病人吃得太咸,大量的盐分摄入,透过肠粘膜首先进入血压循环之中,血液中的盐分高了,必需要吸收水分来稀释它,所以人便会觉得口干,于是便大量地喝水,这些水分进入血液中,便使得血液的量扩张了起来。于是血压便会升高。并不是说高血压的病人不能喝水,因为如果血液中没有过量的盐,水分便不能在其中保留,很快经肾脏作为尿被排泄出去了,而血中盐分过高的情况则不同了,盐把水分保留在血液中增高了血压。所以高血压的病人不能吃得太咸,道理便在于此。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芦荟可以做什么美食,怎么吃可以治便秘

上一篇:

喝柠檬水不能见光吗?喝柠檬水的常见误区你知道几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