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喝茶,但是你会泡茶吗?如何才能把茶叶原汁原味的味道泡出来呢?这也是门学问,不同的茶叶泡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很多名贵的茶叶店店员也会送去培训专门培训如何泡茶。可见泡水技术的重要性。本期将为你介绍 泡茶时水温用多少合适,该如何控制呢?
泡茶水的简介
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也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说明水对茶的重要,茶发于水,水乃茶之母。唐代,茶圣陆羽,曾经在《茶经》这样论述泡茶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说明专业泡茶水应是钟乳石滴下的泉水汇集石池漫流而出的乳泉水。泡茶水要求水质清、活、轻、甘、冽、分子团小,这样的水渗透力强,浸出溶解率高,有利于茶叶中有益物质的溶出。乳泉水才是专业泡茶水。
我们在泡茶的时候不知道要多少茶叶才合适,茶叶放多了太浓,放少了又怕太淡,那么茶和水的比例是怎样的呢?
泡茶有讲究,茶叶和水的比例
泡茶的时候,合适的比例能使茶叶的原味和有效成分充分地冲泡出来。不同的茶类,它的茶水比例是不一样的。比如红茶、绿茶、花茶还有黑茶,茶水比例一般是1:50。就是3克的茶,放150毫升的水。冲泡大红袍和铁观音的时候,因为叶片比较大,有一定的成熟度,所以茶量要稍微多一点。一般是占容器的1/3左右。这样冲泡出来的茶味道才好喝。
泡茶时用多少度的水才合适呢?
有些人泡茶时总是不太注意水的温度,而事实上泡茶的水温,会影响茶的品质。水的温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茶时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叶中一些天然物质的成分,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果水温太低,则使茶叶的溶解度下降。茶汤的香气和味道都不足。
不同的茶类,适合冲泡的水温不同。
比如绿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来冲泡,水温太高容易使茶叶烫熟,而且使茶叶的鲜爽度和营养成分受到一定的损失。冲泡绿茶的时候最好用85℃(左右)的水。
饮用各种花茶、红茶和黑茶的时候,一般用90℃左右的水来冲泡。就是把沸腾的水稍微搁置一会再来冲泡。
在冲泡乌龙茶的时,由于每次冲泡的茶量比较多,所以必须用100℃的沸水来冲泡。
如何控制泡茶的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茶叶中的氨基酸对人体有好处,它在水温60℃的时候就能溶解出来;维生素C在水温70℃时就要受到破坏;茶单宁和咖啡因在水温70℃时,逐渐溶解出来,若水温过高,茶的味道就过于苦涩了。
水分三沸,一沸如蟹眼,二沸如鱼目,三沸腾波鼓浪。水温的控制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方法来把握,视觉上通过观气泡的程度,如上所说。听觉上,一沸微有声,二沸如风过松林,三沸如大海波涛汹涌。一沸大概是70到85之间,二沸大概在85到100之间,三沸就是100度以上了,这是对平原来说,高原地区沸水也达不到100度。
不同的茶用不同的水温,才能冲泡出高品质的茶汤。基本原则是,偏嫩采者(芽头偏嫩),水温要低;偏成熟叶者,水温可以高些。焙火重者,水温要高;焙火轻者,水温宜低。水温高,释出率与速度都会增高,反之则降低。所以高水温泡的茶,苦涩味会加强,水温低,苦涩味就减弱。
比如,绿茶中的信阳毛尖、西湖龙井、洞庭山碧螺春,多采嫩芽制成,用低温75℃~85℃的水冲泡最佳,水沸腾后,可以将盖揭开,让其降温,一般5分钟左右;乌龙茶中的铁观音、武夷岩茶,以及后发酵的普洱,还有各种花茶,用高温95℃~100℃的水冲泡为宜,水沸腾后直接冲泡即可;冲泡六安瓜片与红茶,可用85℃~95℃的水,沸腾后的水揭盖冷1-2分钟。但红茶中的金骏眉,因采嫩芽制成,宜用绿茶的水温来冲泡。此外需说明的是,一般80°C的水温,是指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泡茶水质标准要求
好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
茶叶的泡法
一、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茶叶的泡法
一、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下面就具体来讲讲品茶的具体介绍。
![茶叶知识,品尝鉴茶](http://img2.shancun.net/201903/04/043036561.jpg)
你会品茶吗?
简单来说,品茶就是用嘴,眼,鼻來鉴赏茶的色,香,味。品茶的茶杯最好用白瓷杯,原因是茶汤倒在白瓷杯里,更易于易观察茶汤的颜色。品茶的步骤一般可分为闻茶香,观茶色,饮茶汤及看叶底。
1、闻茶香
首先把茶汤倒入白瓷杯或闻香杯里,用鼻子细嗅茶叶的香味,如:花香,奶香,果香等气味,这些香味跟随茶叶种类及制法而产生的。闻完香气后,开始找臭味,如臭青味,酸味,霉味或杂味,这些味道来源于茶叶製造的过程或收藏不当所导致。
2、观茶色
闻香之后,要观察茶汤的颜色。好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明亮、清澈。若茶汤颜色太浓或太淡,可能是茶泡得太久或是泡得时间不够。一般专业的品茶人士只要一看茶汤,便能知晓茶是否泡得合宜。
3、饮茶汤
观察完茶汤的颜色后,小口品饮,把茶汤含在口中,舌尖不断搅动茶汤。涩的味觉在舌尖,苦的味觉在舌根,用舌头搅动茶汤有助于促动舌头的味觉,品尝出茶汤的苦味,甜味及涩味。
4、看叶底
茶水吞下后,稍微深呼吸,或者站起来走动。这样有助于茶香送到喉咙,产生所谓的喉甘。品饮之后,把茶叶倒出,观看茶叶的完整度、大小情况。通常好的茶叶是完整无缺的大叶片。
好茶就像好的水果一样,色香味俱全,学会品茶,才能真正感受到茶叶的香醇。
中国最出名的茶叶有哪些
1、西湖龙井: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区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
2、黄山毛峰: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3、铁观音: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
4、洞庭碧螺春: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
5、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市(主要集中在山区),因条索紧直锋尖,茸毛显露,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6、祁门功夫:祁门红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
7、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8、六安瓜片: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十大经典中国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9、太平猴魁:太平猴魁是具有相当长历史的中国名茶,创制于1900年。太平猴魁在1912年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陈列优质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及“万人品茶”专用茶等荣誉,20世纪 30年代曾在玻利维亚等国展销,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国名茶之一。
10、君山银针: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黄茶中的珍品。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故得其名。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后梁时已列为贡茶,以后历代相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