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爱干净的人无论天气多寒冷都会坚持每天洗一次澡,但经常洗澡皮肤就会很容易出现干燥的现象,那么,冬天几天洗一次澡好呢?一起来看看洗澡的正确顺序吧。
一、冬季几天洗一次澡最好?两到三次比较合适
因为工作需要或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人现在已习惯每天洗一次或两次澡。但随着冬天的来临,空气越来越干燥,皮肤瘙痒的情况开始困扰这些“每天洗澡族”。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认为,皮肤痒是说明个人卫生没做到位,于是,澡就洗得更勤、更彻底,但皮肤的瘙痒程度反而加重了。
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洗澡过勤会伤害皮肤,由此导致的皮肤瘙痒是很难避免的。在这样的季节,每周洗澡2至3次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每天洗多次澡的习惯不易改变的话,那就应该多注意一下洗澡的方法。
冬天几天洗一次澡好
二、冬天如何正确的洗澡
第一步:洗脸
脸是身体部位裸露最多的地方,脸上的灰尘比较多。而因为人体在洗浴的时候淋了热水后,这时毛孔就会迅速的进行扩张,所以如果当你在此时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便会趁你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你的毛孔,你脸上的痘痘也会越冒越多。
因此,要先洗干净脸,身体的毛孔不但可以自由呼吸,还可以吸收蒸汽中的水分,滋润皮肤,将你的脸部进行深层毛孔清洁。
小编碎碎念:先把洁面乳放在手上搓起泡,然后再涂在脸上搓洗。洗脸后应该用毛巾擦拭,但是擦脸的毛巾容易藏污垢,所以需要每隔2天用手洗一次即可。
温水最适合洗脸,因为冷水会让脸部毛孔瞬间关闭,所以毛孔内的污垢就没办法被清除。但是您需注意的是洗脸水不能太热,否则会让皮肤出油量增加,导致肌肤加速老化,所以温水最适合洗脸。
第二步:清洗身体
洗脸后是清洗身体,可是也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冲淋,等身体适应后,再冲躯干才是最科学的。
小编碎碎念:洗澡时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并且保证通风良好。洗澡时,闭上眼睛,尽量放轻松。让喷头在肌肤上来回挥洒,一番沐浴完毕,肌肤与心境都能得到充分的解压。还有,洗身体时别用毛巾在肌肤上反复用力搓擦,这样很容易损伤皮肤,使表皮角化层过多脱落,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甚至发生皮肤瘙痒。
第三步:洗头
第三步当然是建立在你这次洗澡需要洗头才有的,因为不是每一次洗澡后都伴随着洗头。要求最后洗头是有道理的,头发在蒸气的氤氲中得以滋润,此时,洗头的最佳时刻就已来临。这样可以避免冷热变化太大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尤其是在洗澡温差大的冬季。
因为人的血管非常薄弱,冬天洗头时一碰热水,血液一下子就集聚到头部,这时如果马上洗头,可能会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
小编碎碎念:先将头发在水中充分湿润后涂上洗发水,把头发置于顶部搓揉片刻,用清水冲洗,切记一定要冲洗干净,再均匀抹上护发素,轻轻按摩三到五分钟,用宽齿梳梳顺,洗净。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淋全身。
三、洗澡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冷水洗澡害处多
医师说,洗冷水澡时因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应尽量避免。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遇到冷水的刺激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而且许多细菌也会进入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严重的对女性以后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2、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3、酒后不宜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4、饱餐后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5、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6、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7、不因洗完澡就睡觉
最好在睡前两小时沐浴。睡眠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8、月经期不宜盆浴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腔留有创面;宫颈黏液被经血冲出,宫颈口微微开放;阴道内有经血停留,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以上导致生殖道局部的保护性屏障作用暂时遭到破坏,再加以月经期全身抵抗力下降,盆浴时,污水及阴道中的细菌便可能经宫颈管上行至宫腔而引起感染,故应该禁止。
9、不宜水温过高
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小编碎碎念:建议水温24℃到29℃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