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是我们在日常中最常见的一种海鲜食品,其中大闸蟹的蟹肉富含着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等的营养,那么,活的大闸蟹怎么保存呢?死了还能吃吗?一起来看看大闸蟹的保存方法吧。
一、活蹦乱跳的大闸蟹要如何保存新鲜
1、放盒子或盆子里定时喷水
大闸蟹的生命力很强,室温只要在15~25℃之间,就玩全可以室内存放,将大闸蟹用较宽敞的盒子或盆子放好,注意定时给它们喷洒一些水,保证它们环境的湿度,这种可以保存存活3~5天。
2、放浴缸中加水活养
如果购买的大闸蟹太多,也可直接放在浴缸中活养,浴缸四面光滑,可以保证大闸蟹不会越狱逃跑,在浴缸内放适量的水(差不过1~3cm厚),保证了大闸蟹的湿度,再投放一些小鱼、泥鳅、活虾等作为其食物,能养5~10天,随时都能抓上来吃。
活的大闸蟹怎么保存
3、塑料桶/盆加水活养
准备一个30-50公分高的塑料桶/盆,塑料桶/盆内壁光滑不易逃跑。把大闸蟹放入其中,不要层叠;然后加水至大闸蟹身体的一半高便于保湿,切忌把大闸蟹全部埋住,如果水太深螃蟹会因为缺氧窒息而死。桶/盆不要加盖,每天检查大闸蟹,把活力不足大闸蟹及时吃掉,采用这种方法保存大闸蟹,气温不高的时候大闸蟹保存可超过5天。
二、大闸蟹死了还能不能吃的?大闸蟹死了最好不要吃。
当螃蟹垂死或已死时,蟹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
组胺为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气越来越大,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而过高的氨氮必须从肾脏排出,所以吃死大闸蟹对肾脏是非常不利的。
吃死蟹者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使是半死不活的“撑脚蟹”,也不宜食用。活蟹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肺吸虫寄生在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脑部,则会引起瘫痪。
三、为什么大闸蟹死了就不能吃了
死蟹不能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阳澄湖大闸蟹一旦死亡,蟹体内的细菌就会快速的繁殖,分解蟹肉,会产生毒素,若有人吃了这样的大闸蟹,是会引起中毒的,常见的中毒反应有呕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发生脱水,甚至休克、昏迷等,所以死了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定要扔掉。
四、切记!吃大闸蟹需要注意的事项
1.吃大闸蟹的时候要搭配温性或活血驱寒的食物一起食用,如:姜醋汁、黄酒、白酒等,以免因为大闸蟹过寒的性味,导致身体不适。
2.吃大闸蟹的时候要注意不吃死蟹和未熟的蟹,因为大闸蟹的饲养环境决定身上会有很多细菌,会分解蛋白质生成组胺等物质,食用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3.吃大闸蟹的时候不要再搭配食用其他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体质寒凉,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的情况。
4.大闸蟹富含蛋白质,因此食用大闸蟹的时候不要食用竹笋、山楂、葡萄、柿子等鞣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出现蛋白质沉淀,造成营养的浪费。
5.吃大闸蟹的时候不要再食用花生、坚果等富含油脂不好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的情况。
6.正在有痛风症状人群不要食用大闸蟹,因为大闸蟹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食用会增加体内的嘌呤含量,有加重痛风的情况发生。
7.怀孕的女性最好不要食用大闸蟹,大闸蟹大寒,食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不完全,并且影响胎儿的发育。
8.例假期间的女性不要食用大闸蟹,会因为太过寒凉而加重痛经的情况,减少月经量,缩短例假时间。
9.体质虚寒的人群不适合吃大闸蟹,大闸蟹的性味过寒,食用会加重体制的寒凉之气,本身体质虚寒的人群食用,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
10.对大闸蟹过敏的人群不要食用大闸蟹,会出现过敏的情况。
11.体质敏感的人要注意吃大闸蟹的量,以免摄入过多组胺,导致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