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近视防控没有“神医神器”

2019-03-07 11:55:01浏览:8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王宁利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如果请在场的戴眼镜的媒体朋友举手,我相信举手的是多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王宁利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如果请在场的戴眼镜的媒体朋友举手,我相信举手的是多数。”3月3日,针对当前我国近视高发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我国近视眼的发生有3个特点,分别是“小”“深”“高”,即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患病率居高不下,度数深的患者在增加。王宁利说,近视防控没有“神医”、没有“神器”,必须采取国家战略,全社会行动。

  作为眼科医生,王宁利说,没有一项技术能把近视控制住,需要多项技术综合使用、多个部门一起发力。去年8月,国家8部委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重点突出了国家战略和全社会行动。

  针对社会上有关“眼保健操无效”的质疑,王宁利回应说,其团队花了5年时间对眼保健操的效果做了评估,结果表明正确、规律做眼保健操确实可以缓解调节滞后,但做眼保健操需要同减负和增加户外运动一起进行,“单纯靠眼保健操则孤掌难鸣”。

  此外,王宁利指出,现阶段近视防控的“主战场”可能被忽略了。“研究发现,近视真正发生的潜在危险期是学龄前。”6岁~7岁的孩子应该有15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如果幼儿园不关注孩子的近视防控,不给孩子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造成远视储备不足,在小学期间发生近视。

  目前,社会上有千百种防控近视的方法,到底哪种靠谱?王宁利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全部做了介绍,应该遵循。至于如何选择近视眼防控设备和仪器,王宁利强调,质量把控是第一位,要坚决避免仪器设备给孩子带来的二次损伤。

  记者甘贝贝 王潇雨联合采写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甘肃健康扶贫“一村一专干”

上一篇:

“让更多救命救急药进医保”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