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胃肠息肉的形成原因
1、胃肠息肉的形成原因
长期腹泻:不少人有肠道黏膜过敏的恶习,例如在饮酒、吃辣椒或油腻食物或海鲜后就容易出现腹泻,更有甚者会无原因的出现腹泻,长期如此,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炎症刺激导致肠道息肉生长。
长期便秘:便秘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有些人经常是几天排便一次,导致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储存,从而产生各种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最终肠道生长息肉。
胆汁的代谢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会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实验显示胆汁酸以及胆汁酸的代谢产物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均有诱发结直肠黏膜产生腺瘤性息肉或癌变的作用。
肠道炎性疾病:肠道的各种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
2、什么是肠胃息肉
粘膜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也可以是腺瘤或错构瘤。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大肠息肉可以是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发生,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大多数病例常常没有引人注意的症状,仅在因其他疾病做肠道X射线造影检查、纤维内窥镜检查或在尸体解剖时偶然发现。肠道息肉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常见的大肠息肉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儿童性息肉、腺瘤 、乳头状腺瘤。此外,也常见于家族性息肉病和珀茨-杰格斯二氏综合征等。
3、肠胃息肉的预防
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长期口服舒林酸等非甾体类消炎药有预防息肉再发的作用,但需注意药物的其他副作用。同时,这一预防治疗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大宗病例。
胃肠息肉的症状
胃部疼痛不适:部分患者感觉胃部疼痛不适,但绝大多数胃息肉是在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份胃息肉的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常常见于比较大的增生性或者腺瘤样的息肉,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
失血、贫血:也有病人因息肉而长时期慢性失血,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恶心、呕吐:靠近幽门生长的较大的息肉还可以引起幽门的梗阻,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小凹上皮、固有胃腺、黏膜固有层的胃黏膜各组成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呈“非异型性”增殖。增生为其基本表现,占胃息肉的85%-95%。炎症性黏膜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出现小凹上皮的过度性再生而形成,也称为再生性息肉或炎症性息肉。
组织学特征为小凹上皮性腺管的延长或分枝,固有腺的增殖或囊泡形成,黏膜固有层增加,细胞浸润,间质水肿,黏膜肌层呈喷水样突起,这些是息肉发生隆起的本质。
胃息肉的偏方
偏方一,附子6克、肉桂4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白芍15克、红花10克、元胡12克、枳壳10克、米壳4克、吴茱萸10克、黄芪12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10目筛成粉,分成4克1包,每次1包,一天两次。
偏方二,冰糖50—100克、白酒适量用法:将白酒倒入冰糖中点燃至冰糖溶化后吹灭。
偏方三,每天早晨锅里放水,加三片姜,八个红枣(煮好后的红枣只吃枣肉就行,皮硬),小火煮开八分钟,冲入到打一个生鸡蛋的碗里,空腹喝,它会在你的胃里形成一层保护膜,慢慢修复你的胃,喝几天就会感觉胃舒服了,坚持喝,多年的胃病就会好,另外,晚饭,尽量吃小米粥,热汤面,还有发面的食物,易消化,暖胃。另外,还有许多胃息肉的人是由胃酸过多引起的,由于胃酸过多,会破坏胃黏膜,所以会导致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酸过多的人多吃发面的东西,少吃甜食,和过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