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肾小球肾炎早期症状
1.1、身体不适
由于毒素和废物在体内不断堆积,病人可能会感到浑身不适。会有一些症状出现在患者的身上,让患者感到不舒适。
1.2、浮肿
一些病人会出现浮肿现象。尿量减少,尿频(特别在夜间)。手足踝浮肿。其它症状还有气短,眼睛四面肿胀。
1.3、贫血
由于患者的肾脏功能遭受损害,人体不能产生制造红细胞所需的足够荷尔蒙,因而产生贫血。贫血的人经常会感到寒冷和疲乏。
1.4、血尿
呈茶色或血红色、高血压、尿液中出现泡沫、腹泻、极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欲下降。
2.1、水肿
水肿部位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一般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未引起尿毒症时很少出现胸水、腹水等。
2.2、高血压
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收缩压在20~22.7kPa左右,舒张压在12.7~14kPa左右,通常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后,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
2.3、尿异常
中等程度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g左右,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也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改变情况之一,用相差显微镜检查,90%以上的为变形红细胞血尿,少数为均一型红细胞血尿。除蛋白尿、血尿外,尚可有管型尿、尿量的变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的异常。
3.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
3.2、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数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和重度高血压。
3.3、病程中可有肾炎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时类似急性肾炎之表现。有些病例出现病情加重。
3.4、肾活检病理类型有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炎、硬化性肾炎等。
符合上述第1、2项,伴或不伴有第3项。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即可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同时具有第4项可确诊。
慢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肾脏肾小球的各种功能细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根据肾脏损伤的部位、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分成膜性肾病、IgA肾病、局灶增生性肾炎等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预后均不相同。大部分慢性肾炎经过治疗是可以稳定或减缓其发展的,关键是要定期检查和治疗,遵从医嘱。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主要关注尿蛋白定量以及血压情况。持续的蛋白尿可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促进肾小球硬化,这是影响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和控制蛋白尿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及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重要环节,一般我们推荐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控制在1g以内,甚至要控制在0.5g以内;高血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推荐尿24小时蛋白定量大于1g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定量在1g以内时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而我们常说的肉眼血尿、镜下血尿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关联不大,不要太过紧张。
在日常生活上需要注意,应多吃优质蛋白饮食,即以食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蛋、瘦肉、鱼等。有高血压、水肿的病人需注意低盐饮食,即盐的摄入每日少于3g。
慢性肾小球肾炎怎样调理
1、保证合理的优质低蛋白饮食
就是要吃适量的瘦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食物,总量不能多,但一定要吃,否则人体就会缺少蛋白质,特别是蛋白尿比较严重的患者更加要注意。
2、饮食要冷热适宜
很好选用微温和微凉的食品忌用酒类饮料和刺激性食品。有高血压和贫血的症状,动物脂肪对高血压和贫血是不利因素,由于脂肪能加重动脉硬化和抑制造血功能,故慢性肾炎病人不宜过多食用。
3、限止刺激肾脏细胞的食品
为了保证热量的充足供应,糖类及脂肪一般不加限制。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应限止刺激肾脏细胞的食品,如菠菜、芹菜、小萝卜、豆类、豆制品、沙丁鱼及鸡汤、鱼汤、肉汤等。
4、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
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的食物;水分不需限制,可饮用橘汁、西瓜汁、橙汁、果子水和菜汁等,以利尿消肿。
5、限吃食物
盐腌食品。有持续少尿和高血钾时,避免吃含钾高的食品,如各种水果等。肾功能不全时,应控制各种动物蛋白质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