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频怎么办
1、慢性肾小球肾炎尿频要积极控制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NaCl<6g/d);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Ccr<30ml/min时,噻嗪类无效应改用袢利尿剂。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为慢性肾炎治疗高血压和/或减少尿蛋白的首选药物。通常要达到减少尿蛋白的目的,应用剂量常需高于常规的降压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血肌酐大于264μmol/L(3mg/d1)时务必严密监测血肌酐、血钾,防止副作用发生。
2、慢性肾小球肾炎尿频要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3、慢性肾小球肾炎尿频要服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包括多种疾病,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宜区别对待。但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尿蛋白较多,如无禁忌者可试用,无效者逐步撤去。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
1、慢性肾炎中药治疗:脾肾阳虚
以脾阳虚弱为主者。临床见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治宜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2、慢性肾炎中药治疗:肝肾阴虚
慢性肾炎如温补脾肾过久或用激素治疗者,都可导致肾阴耗伤。治宜滋养肝肾。可用地黄丸合补肝汤加减(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炙甘草、百合、麦冬、芡实、金樱子、枸杞子)。
3、慢性肾炎中药治疗:肺肾气虚
治宜益气固肾。可用补中益气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炙甘草、百合、麦冬、芡实、金樱子、枸杞子)。
4、慢性肾炎中药治疗:气阴两虚
治宜益气养阴。可用参芪地黄汤加减(人参、生黄芪、白术、山药、茯苓、山萸肉、生地、丹皮、泽泻、枸杞子)。兼有心气虚,可合用生脉散。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危害
1、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有的患者会比较轻,也有的是中度。
2、尿改变,尿异常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出现的症状,如果尿量少于1000ml /日以下,可称为少尿,而且常伴有浮肿;对于肾小管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常会出现夜尿增多,尿量增多,但是水肿并不是很明显。严重的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3、前驱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没有急性肾炎或是链球菌感染的病史,病因难以确定。
4、贫血:贫血与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减少有关。
5、患者起病方式不一,有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是由于检查时,发现的蛋白尿和高血压。但是多数的患者会出现头痛、高血压、乏力、贫血等临床症状。但也有少数的病人起病是比较急的,水肿和蛋白尿严重。
6、其它:由于长期患有高血压,贫血,动脉硬化,尿中长期出现蛋白,水肿,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高血压型肾炎。